当前位置: 首页 >组织建设 >

【学先进 创示范】民革全国示范支部——民革济南市市中综合二支部

  民革济南市市中综合二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民革的领导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民革济南市市中综合二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民革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创建示范支部为抓手,创新组织建设模式;牢牢抓住参政议政中心任务不放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提出有见解、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持续开展“博爱暖心”扶贫活动、“博爱孝行”敬老活动,形成自身特色的社会服务活动。民革市中区委主委、综合二支部党员陈淑平获得济南“出彩统战人”、“出彩民革人”称号,综合二支部主委郝树荣、党员李轶锋、王伟被民革市委会授予“出彩民革人”称号。
  
  一、开展三个大讨论,积聚组织活力  
  
  在民革全党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之际,支部继续深入开展“加入民革为什么、历史责任担当是什么、我为民革做什么”的“三个为什么”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坚定了理想信念。首创的评价积极分子“积分制”,为发现、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进行了量化改革。这一工作方法以《“谈话”谈出担当,“积分”积聚活力》为题,在济南民革公众号、《联合日报》、民革山东省委公众号先后予以刊登,得到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副主席张伯军,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孙继业等各级领导的肯定。(一)“讨论”论出担当。支部首先试行的“三个为什么”大讨论,筑牢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坚定信念,激励了入党积极分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作为、做出贡献的勇气和决心。“三个为什么”大讨论也涵盖所有民革党员,每逢重阳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日,支部都会让新老党员结合事实,围绕“三个为什么”谈理解、讲感受,而且总是常谈常新,越讲越深。“三个为什么”大讨论成为支部与党员联系的重要渠道,通过谈话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让党员对组织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的活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二)“积分”积出活力。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的选拔优秀党员,为民革储备人才,综合二支部探索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考核办法,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积分制度》,涵盖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奉献爱心、宣传报道、心得体会等方面,并详细规定了各项加分情况,让入党流程由虚变实,为组织发展工作提供了量化的参考依据,此方法在全区推广。
  
    
  二、创新四个平台,夯实思想工作堡垒
      
  支部以“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结合党员居住分散、日常工作繁忙等实情,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以党为师,学好“四史”、民革党史和多党合作史,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传承发扬民革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一是成立学习强国小组。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二是成立线上支委会。支部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线上支委会,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工作等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支部凝聚力。三是建立线上日学制度。安排专人在“综合二支部微信群”通过文字摘编或录播形式学习《民革章程及各级民革重要会议精神等内容,大家在日积月累中加深了对民革的了解,增强了归属感。四是专题爱国教育常态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承办了“歌.诗唱诵会”,热情讴歌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弘扬了正能量、激发新干劲;组织大家参观孙中山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及每年参加辛亥革命山东烈士墓、蔡公时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做好三着力,提升参政议政成果  
    
  近年来,支部根据党员和积极分子个人特点,汇聚全支部有参政议政意愿,又有写作功底的党员加入参政议政专题小组,搭建起党员及积极分子们参政议政的平台。每年年初支部都要召开年度重点调研课题选题会议,确定目标,随后根据确定的课题挂图作战,确保调研有成果。一是注重培训学习。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拓宽了视野,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二是注重调查研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多次到相关企业、银行走访调研,听取企业融资的堵点难点,针对存在问题展开讨论。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组织党员到槐荫医院南院就医保支付方式中单病种付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研。三是注重提质增效。近几年,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00余篇,其中全国政协采用1篇,省政协采用5篇,市政协采用1篇,区政协采用2篇,同时作为政协会议发言材料,且被评为优秀提案,参加起草的《“一带一城”引领产城融合“新市中”》的大会发言接受了市中融媒体采访,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区委书记专门召开议政会进行深入探讨。
  
  四、聚焦三项服务,传承搏爱精神    
  
  支部一直坚持博爱为民宗旨,突出党派特色,聚焦扶贫攻坚、聚焦社区服务、聚焦博爱孝行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一)聚焦扶贫攻坚。为落实各级扶贫攻坚要求,发挥民革扶贫攻坚力量,先后两次到兴隆街道郭家窝坡村开展“博爱暖心”扶贫活动,为该村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空调等生活用品;党员王伟参加在贵州纳雍左鸠戛乡举行的民革山东省党员特殊党费暨教育视频资源捐赠仪式,捐赠现金3000元,购买价值8000元的爱心茶叶。
  
  (二)聚焦社区服务。为了更好发扬民革精神,支部依托基层社区,在济南市市中区七里山街道建立了“同心•博爱”社区实践基地,此做法得到了民革中央副主席张伯军的赞扬,专门带队来到社区实践基地进行民革组织建设工作调研。支部在社区实践基地开展了“博爱暖心·冬日温情”关爱环卫工作者活动,为环卫工人们送上米、面等慰问品,开展了“博爱暖心·情满社区”活动,为困难群众捐赠了价值5000余元的食用油等新春礼品,开展了“同心博爱·情暖腊八”暖冬行动,将保温杯、手套送到一线环卫工人、公安干警手中。  
    
  (三)聚焦博爱孝行。“孝”是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博爱”是民革的传承,支部所有党员从申请入党开始就把博爱孝行体现在一言一行、知行合一中。每年都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民革济南“博爱”无偿献血活动,每年重阳节区都会开展“博爱孝行,情满重阳”主题活动,每年都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党员的归属感越老越强。  
    
  五、积极战“疫”降“魔”,展现党员风采 
 
  
  在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支部党员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民革党员的风采。支部委员杨志娟荣获济南市“抗疫.出彩统战人”称号,党员王伟抗疫事迹在区统战部微信公众号报道,大家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社会热点矛盾建言献策,共上报社情民意信息20余篇,疫情期间累计捐款、捐物价值6万余元。区总支主委、综合二支部党员陈淑平带领的企业生产服务保障督查指导小组被授予“市中铁军·战‘疫’先锋先进集体”称号,韩彤、吕亮、张奇磊等多名党员参加社区测体温行动长达2个多月,从不叫苦叫累,展现了民革党员的抗疫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