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1979年生,山东德州人。山东歌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曾获得山东省省直“五一”劳动奖章,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全国、国际文艺比赛表彰奖励及个人三等功,第九届泰山文艺奖,沂蒙山剧组集体记大功及7人记功奖励,数次在省内外比赛中获一等奖。在歌剧《赵氏孤儿》《孔子》《檀香刑》《江姐》《沂蒙山》等多部民族歌剧中饰演女主角。2005年加入民革,民革济南市委会委员,济南市中山支部党员。
迎春花开沂蒙山
2021年4月16日晚,高阔的歌声划破省会大剧院的上空,宛转入云,这里正上演着一场震撼的舞台视觉盛宴——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本剧主人公海棠的扮演者就是民革中山支部党员李迎春。她用收放自如的演绎与悠扬动听的歌声塑造了一个性格开朗率性、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李迎春,人如其名,生活中的她亦如迎春花一般清新秀丽、不畏严寒,一年的时间里,海棠这一角色,她已经演了80余场,但她仍旧勤奋地学习,用热爱与执着坚定地盛开在艺术人生的道路上。
励志求学之路 铸就艺术人生
听过李迎春歌声的人曾这样形容,“她的歌声中蕴含着神奇的音乐能量,会让我们想起蝴蝶翩飞的景象,或是在阴雨时节,蓦然出现的,层层叠叠的阳光。”但这美妙歌声的背后,却是她经历了一段又一段坎坷、励志的求学之路。
李迎春生长在德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1995年暑假,高中老师发现了她在音乐方面超于常人的天赋与热爱,便推荐她参加了济南几所高校声乐老师组织的培训班,自此算是开启了她专业上的“科班学习”。
1997年,李迎春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演唱专业。音乐这一门类,特别是学习声乐,一定要走出去见识,一帆风顺的她并没有停下一切可以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机会,多处求学,开拓了眼界和视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大学的时光总是过得匆忙,转眼就到了毕业季,到底何去何从成了她每天纠结的问题。虽然当时也有很多的工作邀约,但是她总觉得:“我还没学明白,怎么工作啊?”正在犹豫之时,她的启蒙老师,也是教了她四年的声乐老师闫慧芳教授给她指明了方向,坚定信念,继续深造吧,于是2001年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进修,跟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宋波先生系统学习歌剧语言、重唱、表演等,并且在上海大剧院排演了歌剧《爱的甘醇》,参加了两年的国际歌剧大师班的学习,受到美国大都会大师及导演的好评。
就在她满怀期待地想在歌剧的世界里继续畅游时,父母的一通电话让她回到了现实。普通的工薪家庭已经无力承担她在上海学习的费用,建议她先落实工作,边工作边学习。虽不情愿,但李迎春也了解父母的用苦良心。最终,2002年她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征服了考官,顺利考入山东歌舞剧院,完成了人生中的重大选择,开启了她舞台上的艺术人生。
作为省内知名的青年歌唱家,李迎春本可过上安逸的生活,然而出于对歌剧的热爱,她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求学之路,这些年除了演出就是给学生上课,攒够了钱就到北京、上海拜寻名师学习。期间,压力很大的她也曾想过放弃,“但我的同事、著名歌唱家雷岩老师经常鼓励我,说我在音乐上的天分那么好,不坚持下去太可惜。”前辈们的鼓励,是她坚持下去的勇气。
热爱融入生命 实践练就真金
从1995年开始学声乐的“白纸一张”,到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李迎春经过了“破茧成蝶”的过程。2009年12月1日,李迎春获得了第40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这是继山东省著名歌唱家雷岩在1988年获得法国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之后,我省歌手在国际声乐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但她从未骄傲,总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还有空间可以进步,于是,在保持着对舞台的热爱与绝对负责的同时,李迎春继续努力,在2012年攻读了声乐硕士学位。正是她时刻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在艺术道路上才越走越顺。《赵氏孤儿》《孔子》《檀香刑》《江姐》《沂蒙山》……李迎春在多部原创歌剧大戏中饰演女主角,她说她喜欢这样的探索与挑战,享受歌剧在排练过程中带给自己的各种学习体验,享受歌剧演出过程中与其他角色迸发的火花,当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对台词、剧本有更深入的理解时,转化成自己的声音和情感去二度创作,才能完美地呈现和诠释每个角色。
李迎春说,音乐是她生命中的阳光,而她是用生命来歌唱。也许正是这份热爱,这份执着,激励着她勇攀音乐高峰。
歌声传递大爱 温暖涌入人心
舞台下的李迎春随和直率,爽朗的笑声感染着每一个人。作为济南市民革的文艺骨干,只要是民革组织的活动,不论多忙多累,她都积极参加,早早地来到现场准备。汶川地震发生后,她主动请缨,跟随山东省慰问演出队奔赴北川。短短五天时间北川县8个乡镇她去了5个,每天都是在赶路演出中度过,虽然非常辛苦疲惫,但只要想到灾区人民,李迎春就充满力量,激情昂扬。“我要做欢乐的使者,用歌声振飞希望的翅膀!”2008年底,民革山东省委授予她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在回忆北川之行时,她写道,“在北川的日子,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很难忘,难忘那闷热的帐篷,难忘那被泥石流冲刷的大山,难忘孩子们的笑脸,难忘老百姓的真挚。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当一名志愿者,用我的歌声帮助他们驱散心头的阴霾,迎接灿烂的明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上下凝聚一心,共渡难关。特别是看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志们义无反顾、日夜辛劳的身影,李迎春心中无比敬佩,她动情地说到:“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一道防护墙!”于是,她以曲为援,以歌抒怀,先后创作了2首抗疫歌曲,一首是由其作词作曲的《我愿意》,一首是民革市委机关干部作词,由其谱曲的《水调歌头·战瘟神》,同时作为两首歌曲的主唱,参与了两首歌曲MV的拍摄。MV在线上播出后,被中央统战部网站、“学习强国”等各平台媒体广泛推送,唱出了“家国一片同心,江山万里同战”的时代强音,震撼人心,深获好评。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李迎春坚定执着,以匠心守初心,用歌声传递大爱与温暖。她的艺术人生正如迎春花一样,“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黃。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干卉共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