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为我市先进制造业提供新动能
民革济南市委
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制造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路径和解决方案,也是我市落实“1+454”工作体系的重要抓手。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世界格局未定,我国正处于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规模窗口期,而我市发展工业互联网具有先天优势:一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重型汽车、数控机床、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设备国内领先,研发出一批智能制造技术成果和智能化产品。二是信息化产业优势明显。云计算与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拥有浪潮集团、华天软件、积成电子等行业领先企业,一批专、精、特软件技术企业快速成长。三是先进制造业应用基础良好。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投资连续三年超千亿元。建成以重汽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园;以山东电工电气、泰山发电设备、鲁能智能等集聚形成的高端装备园等产业载体和以柴油机、变压器、数控机械等集聚形成的机械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等。
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度还有待于提升。以华天软件为例,在汽车、模具、轴承、专用设备等行业都具有整体解决方案,客户多集中在欧美,国内用户包括福田汽车、雷沃重工、洛阳轴承、东风模具等国内知名企业,但服务于济南本土的智能制造企业却不多,面临“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
我们认为,我市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智能制造提供新动能的时机已经成熟,为此建议:
一、健全工作机制
设立济南市工业互联网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工业互联网工作,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开展试点示范与应用推广;设立工业互联网咨询专家委员会,开展工业互联网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对重大决策、政策实施提供咨询评估。
二、提供政策扶持
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支持我市工业互联网集聚发展。制定工业互联网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鼓励相关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应用。
三、加快平台建设
通过企业主导、市场选择、动态调整等方式形成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承担资源汇聚共享、技术标准测试验证等功能,开展工业数据流转、业务资源管理、产业运行监测等服务,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体系。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支持软件企业、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
四、突破关键技术
研发推广关键智能网联装备,结合济南实际,围绕数控机床、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形成一系列具备联网、计算、优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装备。聚焦重点领域,推动以思科、浪潮工业园为核心载体的信息通讯发展,构架济南“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推进以华天软件为代表的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五、完善生态体系
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重点行业需要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以产业联盟、技术标准、系统集成服务等为纽带,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促进装备、自动化、软件、通信、互联网等不同领域企业深入合作,推动多领域融合型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