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济南市委
民营医院作为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卫生服务体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发展民营医院,我们学习的最佳对象是台湾。目前台湾的医疗服务水平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亚洲新视野:台湾医疗奇迹》曾介绍:台湾医疗技术在国际间早已享有盛名,全球前200大医院中,台湾地区就占了14家,仅次于美国及德国。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地区列为世界第2名,仅次于瑞典。在台湾医疗服务中,民营医院占据了主导地位。截止2012年底,台湾总计有502家医院,其中非公立医院420家,荣总医院、长庚医院、秀传医院等11家民营医院集团的总病床数占到全台湾病床数的50%以上。
近年来,台资医疗机构纷纷在内地建设医院,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壮大,对于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已建成的南京明基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上海禾新医院、厦门长庚医院、长沙旺旺医院、昆山宗仁卿医院、苏州明基医院、东莞裕元医院等20多家台资医院都运行良好。
相对于台湾民营医院的巨大优势,我市有条件有优势引进台资综合性医院落户济南。首先是我省、我市有很多台胞,而且我市处在省会城市的地位,处在京沪线、胶济线高铁的交通枢纽地位,处在连接北京、南京、上海、青岛、潍坊等台胞聚集城市的节点上,建立台资医院会有较高的认可度、就诊量。其次是医疗资源越聚集的地方,医疗人才就越多,医疗市场就越大。我们有很好的医疗资源,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区域性中心医疗研究机构和医院,有很好的医疗服务合作空间和医疗人才储备。建议加强与台湾有关医疗机构或者台湾在内地医院的联系,争取“十三五”期间在济南建立一处三级台资(合资)民营医院和若干台资专科门诊。
一、鼓励引进台资医疗机构。
可在医疗力量薄弱的地区向台资医疗机构招商,比如我市南部100万人口,却没有一所大型医院,可考虑对外招商,卫生部门和规划部门应在发展规划、医院选址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拟引进的台资医疗机构,可不受原有医院直径1000米范围和其他医疗机构直径500米范围的限制。
二、降低门槛简化手续,鼓励台资兴办医疗机构。
目前山东省没有一家台资医疗机构,应首先向卫生部争取台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政策,适当放宽政策,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台资在济兴办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程序,优化许可工作流程。其次,台资在济创办医疗机构,争取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机构规模、专业、类别及投资总额等规定限制。第三,支持台资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争取不受类别、规模的相关限制。第四,出台鼓励、支持台资在济举办医疗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在台资医疗机构用人方面给予支持。
为鼓励更多的台籍医务人员来济执业,建议对在台取得正规学历及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手续简化确认;对台籍医师在台取得的职称、级别进行对应确认;制定政策,允许台籍医师在大陆参加职称晋升各项测试,取得相应资格,并鼓励执业机构予以聘认;鼓励省内医学院所与台湾医学院所签署协议,双方互换医师学习、互派专家讲学,促进诊疗水平提高。
四、探索引进台资医院托管基层医院。
有的台资医疗机构倾向于用台资医院品牌和管理资源去托管基层医院,进行由点到面的复制。比如南京明基医院托管南京港口医院和江北医院等两家基层医院,并实现了盈利。南京明基医院曾来山东某基层医疗机构调研时发现,该基层医院有将近80名员工,医院大楼条件一流、医疗设备崭新的尚未开封,却连个小手术都不能做的现状甚为惋惜。可把有意愿有条件的区县医院作为招商引资载体,与台资医院进行合作,以托管等方式实现医疗资源和社会效益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