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管理再创新,它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形成以市民为中心、城市社会为舞台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智慧城管依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基于数字城管的更新的城市管理模式,除了技术手段更新以外,更重要的是管理思路、管理理念、管理主体、参与对象以及管理方式的全面更新。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民对城市秩序、品位和形象提升的需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我市针对传统城市管理存在的弊端,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城管执法效率,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已经进入国家先进城市行列。但距离智慧城市建设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有:一是市直部门、各级政府、街道办的城管问题处置责任和处置规范界定不明确,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尚未发挥综合协调机构对各专业局和分中心进行高效监督和指挥调度。二是我市数字城管系统平台与12319热线、市政等部门问题处置联动机制尚不完善,与气象、交警、防汛等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尚未共享。三是我市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主要采取区级中心聘用信息监督员主动发现为主,热线投诉电话、媒体曝光、领导交办等被动发现为辅的方式运转,存在主动发现问题与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对应。四是系统平台技术保障脱节、功能相对滞后、部件普查更新不及时,统计查询和自动排序,自动分析等功能欠佳。五是现有数字化管理主要针对城管系统内部使用,对外的服务功能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对外便民服务方面有待提高。六是一些传统城管存在的问题如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违章建筑、破坏路灯、渣土车违章等现象未能根本解决。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城管应用系统平台
建立成熟便捷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完善智慧城管的应用系统,首先需要实现感知化。就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将数据、系统和人以实时互动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其次,实现物联网化。即将这些互联互通的物品共同创造一张“物联网”,使得城市框架任意系统中的物品和人之间都能互相沟通,互相协调。第三,实现智能化。海量存储和更高的计算能力等新模式可以将海量信息转化为智慧,为行动提供依据。只有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存在,使城管工作更有预见性,使执法部门取得比过去更加正确的智能化决策。
二、搭建物联网智慧城管平台应用系统
建立应用平台之后,通过网络搭建连接各地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与平台、同级(下级)政府的各专业处置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社区等,由监督中心和监督员通过无线通讯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监督中心与无线网络的互联。
三、建立物联网智慧城管协同工作长效机制
整合各部门职责,形成联动机制,提升办事效率。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城管规划、园林、市政、房管等若干个职能部门,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相关人员需及时交流和沟通,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手段实现内部的高效互动,同时为百姓提供城市管理种类信息资源共享查询工具,可查询地理基础信息、地理编码信息、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监督信息等,实现协同办公、信息同步、信息交换。各级领导、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可以方便查阅问题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可以随时了解各个专业部门的工作状况,并对审批流程进行检查、监督、催办。
四、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智慧城管的设施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性结论。对城管系统而言,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就是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的先进生产力。城市管理许多工作都是人们生活的末端,比如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化粪池和旱厕的淘挖等,这都是人们的生活末端。对这种生活末端的处置与管理,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必不可少的。整个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设施来承载。城市运转所需要的垃圾桶、中转站、公共厕所、垃圾场等公共设施的增设和智能化物联网应用将是我市迈向智慧城市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