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3年6月录音整理)
梁永军
一、什么是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全国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对什么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进行了定义,即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就是人民政协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改革发展中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政协的专门渠道汇集、分析、反映情况和意见,帮助领导机关分析判断形势、进行有效决策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二、信息和提案有什么不同
召开会议,开展视察、调研,加强宣传,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几种基本方式。在这些基本方式中,应该说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大家参与程度最高、反映意见建议最方便快捷的一种方式。
(一)提出的主体不同。提案只有本级当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才能提交;而信息的提交主体范围更加宽广,可以是各级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等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本级政协特邀信息员,这里要注意是各级,县、市级政协委员也可以向省级政协反映在全省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建议、甚至可以向全国政协反映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建议。而提案,某个县的政协委员,就只能向所在县政协组织提出提案。
(二)报送的渠道不同。以省政协为例,提案报送的渠道是:省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向省政协提案委员会提交提案后,提案委员会按照有关条例和程序审查立案,然后再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社情民意报送的渠道有其独到之处:举个例子,某市政协将收集、编辑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省政协研究室,经我们信息工作人员的审查、编辑后,由省政协机关有关领导签发,按照其反映的内容上报我省党政领导或部门。如果所反映的问题须由中央有关部门解决,就将信息上报全国政协办公厅。可见,在报送渠道上,提案只能向本级政协提交,并由本级政协或政府统一交办,而社情民意信息则可以越级上报,真正做到了下情上达,甚至直至中央。
(三)办理的形式不同。提案的社会影响大,办理程序规范,相应级别的政府部门负责办理,要求每案必复。信息反映大问题,直接上达中央和省领导,为领导工作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领导认为重要的会批示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四、如何写好社情民意信息
为提高信息的采用率,我想从省政协信息工作人员角度重点介绍一下,在撰写信息时应当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信息格式应具有规范性
1.标题。一是标题不宜太长,标题太长只能说明反映人或编辑者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不强,我们在选稿时如果信息标题超过25个字,一般不采用;二是标题应当反映信息的的核心内容,表达要集中凝练、切中要害,要归纳出信息的主旨,让人一目了然(比如:《我国亟需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三是标题应当醒目,党政领导的工作比较繁忙,日常需要阅读的文件非常多,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引起领导注意和阅读兴趣的标题,对于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
2.篇幅。社情民意信息要求简短精炼,不宜长篇大论,字数通常控制在1000字左右。如果字数超过1500字甚至2000多字,我们一般不采用。
3.信息来源。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信息反映人可以以个人名义署名,也可以联名,但必须写全反映人的“政治身份+社会身份+单位职务”。“政治身份”是指政治面貌或党内职务;“社会身份”是指担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身份;“单位职务”是指工作单位和职务。比如:“民革济南市委常委、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三”或“民革青岛党员、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四”。二是尽量不要以单位的名义反映信息,如:“民革青岛市委反映:”,即使是单位集体调研之后形成的信息,也应当写明主要执笔人身份和职务,以示负责。
4.正文体例。一是要一事一报,一篇信息决不写两件事。二是要突出亮点。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要求三段式:反映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有时只谈一点,谈深谈透更好。如果重点想反映问题,就要把存在问题说明白,不要勉强湊上几条谁都知道的原因、建议。如果建议切实可行,只提建议也很好。
5.联系方式。提交社情民意信息时,应在文末注明反映人的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以便受理信息的部门核对情况,及时联系作者反馈情况。
(二)反映内容应具有针对性
1、要针对报送对象撰写信息。我们省政协信息工作有双重职责,既要为中央领导服务,也要为省领导服务。因此,在撰写信息时,就要区分不分的报送层次,该报给谁就给谁。不能不分对象,所有信息都同时报中央、省委省政府。同时,在撰写和报送时一定要想一想我的信息写得是否严谨、我的信息给中央和省领导看是不是够分量。
2、要针对收集要点撰写信息。通常情况下,省政协每季度要给各报送单位下发信息收集要点。这些收集要点都是我们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问题拟定,并将重点采用的信息范围。如果能够认真研究要点,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信息,其采用率往往要比普通信息高很多。
3、要根据自身特色撰写信息。比如,蓝色半岛经济区和黄三角经济区建设,已经先后被列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实施这两个战略的具体部署和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有什么对策性建议,就很值得我们黄蓝两区所覆盖县市区深入的去做文章、写信息;如寿光市政协,结合中国北方蔬菜基地这个产业优势,向省政协报送了关于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和壮大种子产业的有关农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等,由于这些问题、这些意见建议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得到了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采用。此外,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情况,基层在发展中面临的有代表性的困难问题,基层群众在发展中的重要关切和诉求,都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所重视。如果大家都能围绕这些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并形成社情民意信息,省政协一定优先采用,并上报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领导。
4、要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预警性问题撰写信息。见微知著、原始见终,是一名优秀信息工作者的必备素质。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及时反映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预警信息,这对于防患未然意义重大。比如:社会媒体曝光了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和作坊使用“牛肉膏”类食品添加剂,将猪肉加工成假牛肉出售的现象。我们收到了大量如何从源头、体制、法律、社会等方面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信息,应当说写得都很好。但是缺乏亮点。而有一篇信息以《部分穆斯林群众对“牛肉膏”类食用添加剂反应强烈》为题上报全国政协,很快获得了采用。对同样一类现象,这篇信息能够从可能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对基层穆斯林群众的呼声进行反映,充分体现作者敏锐的信息“嗅觉”。
(三)分析问题应注重科学性
1、要注重从自己实际工作中发现并分析问题。好的社情民意从来都不是坐在家中、坐在电脑前汇总一下网上情况就能完成的,它来源于我们在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留心发现和用心分析。大家做信息工作有时并不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要能把自己所从事工作时有感悟、与人民群众利益有交集的问题加以研究分析,并以信息的形式进行反映,相信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2、要注重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问题。调查研究是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策划提出调研题目,采取独立调研、联合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形成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既“接地气”又有深度的信息调研成果。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试点调查、问卷调查、文献调查、访谈调查等多种形式,所以我们经过调研后报送的信息也要充分运用这些方法。举个例子:旧村改造是我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省各地城镇化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农民群众对旧村改造也有不同意见。许多信息对此问题进行了反映,但都是定性分析,说服力不很强。然而,某单位报送的一篇信息《旧村改造中农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它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地农民群众在旧村改造中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对调研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直观地反映了农民群众在旧村改造中最关心的问题,很具有说服力。
3、注重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综合加工。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和研究、鉴别和筛选,加强信息核实,严把信息报送关口,倾力打造精品信息,减少和避免报送滞后信息、重复信息、不准确信息和一般化信息,坚决杜绝抄袭信息。
(四)所提建议应具有可行性
我们写信息的目的,不仅是反映现象和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如何解决,关键在对策建议是否可行。如何使建议具有可行性,我认为尤其要注意三点。
1、要注意理性客观地提出建议。现在社会群众对我们政协组织和民主党派高看一眼、有所期许,原因之一是从我们这里还能够听到一些真话,反映一些实情。但是,讲真话、报实情并不代表可以无原则地发牢骚、说怪话,这样可能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为解决问题制造新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在写信息时,应客观理性地提出建议,尤其涉及民怨较大的问题,更应就事论事,据理力争,积极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才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
2、要注意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内提出建议。如果不是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或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修订的意见,一般而言,我们信息的建议应注意不要与法律、法规或规章相抵触。术业有专攻,由于我们反映的问题有时可能不是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因此,提建议前最好先深入学习一下该领域的法律法规,避免辛苦提出的建议,国家或地方已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成为“非法”建议或“违章”建议。
3、要注重在报送对象的职权范围内提出建议。我们省政协信息通常都有明确的报送对象,因此,要使建议可行,就必须了解报送对象的分管领域、职权范围,力争提出的建议不仅有道理,而且在其职权范围和分管部门之内就能得到解决,不需要其他领导或部门再进行沟通协调。比如:某单位报送了一篇信息《关于整合山东省黄金资源的建议》,建议将山东省内的黄金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黄金企业。愿望固然很好,但由于我省的黄金企业体制不同、产权关系各异、隶属关系不同,涉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省直部门和地方政府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关系十分复杂,即使是主要领导批示,也需要多位分管领导、多个职能部门和多个地方政府协调,难度很大。因此,建议无法付诸实施。
(五)信息报送应注重时效性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在报送环节最重要的是注重时效,但并非一味求快,而是要处理好快和慢的关系。
1、需要快报的信息。对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社会热点等,中央和省领导都想及时知道社会各界的反应和建议。这时,要充分发挥信息“轻骑兵”的作用,及时收集、快速反映各界的观点和意见。
2、可以缓报的信息。对于一些暂时不是社会热点或长期性的社会问题类信息,可以适当地压一压,充分发挥信息“智囊团”的作用,注意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综合充实其内容。待此类矛盾集中呈现并为社会广泛关注时再上报,更能引起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山东省政协研究室理论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