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宣传 >

从基础入手,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基——有

发布时间:2011-03-26 00:00:00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从基础入手,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基——有感于社会主义核
作者:何莉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11-03-26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学习和研究的热潮,各行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宣讲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要求。我认为,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切实做到科学命题要求的各方面内容,长远考虑要从娃娃抓起,眼前要从每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事入手,按照“八荣八耻”的标准,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做好每一件份内之事,少些理论,多做实事,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有牢固的根基。

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之一就是解放了人的思想,转变了观念,中国出现了利益群体多层化。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情形下,面对外部世界的种种思潮,加上国家本身体制、机制方面改革滞后而存在的问题,许多人理想信念缺失或者误入歧途、意识形态领域有异化现象。多年在基层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及矛盾纠纷调解的经历,让我感到切实进行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实中经常碰到兄弟姊妹面对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父母无动于衷,却因遗产问题大打出手;还有许多婚姻问题中暴露出种种人性中难以理解的现象,有的人为了求得自己安逸,居然不惜抛家弃女,更有甚者为了利益卖儿卖女,是因为他们真的穷困到以前旧社会那种要饿死的地步了么?事实上现在这个社会只要勤劳自强不会出现饿死人的现象,真的有困难国家还有相应的救济措施;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为了几十元的上网费或者厌烦了长辈们的管教而对亲人下狠手的事件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许多人连最朴素的情感都出现了缺失,试想一个对家人都毫无爱心的人能有更博大的胸怀爱国么?搞活经济、力争GDP无可非议,但许多经营者是靠着什么手段来发展经济的呢?许多人要做的包括他们接受的所谓成功秘诀就是:如何想尽一切办法将别人口袋里的钱搞到自己腰包中,不管利用合法的还是非法手段;更有甚者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包括政府默许在内的许多人穷尽手段向大自然要财富,夺取下几代人的生存空间,试想在这种唯利是图的信念下,还有诚信与环保可言么?在权利角逐的官场中,许多跑官要官丢弃自尊的人,即使权力到手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吗?那么多贪官污吏的出现让百姓们如何信任咱们的政府咱们的父母官呢?种种跟正常秩序不合拍的现象表明: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人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越来越显现出浮躁、狂热、悲哀、迷茫的气息。此时每个有民族情结和爱国心的人都会感到焦急不安,事实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发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那就是全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提出是一方面,而如何贯彻落实到实处,取得积极的效果才是关键。

我认为热爱祖国是最根本的要求,只要一个人骨子里爱国,他在任何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就有了正确的价值体系。当然这种深厚的思想感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人的生活阅历积累慢慢发展而来,它是从对父母亲人的责任与爱恋、对乡土和自然的爱护开始的,这种朴素的家园情感慢慢积淀才能逐步扩大为对国家热爱对民族的依恋,从而产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了这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在需要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和抵御外来侵略时,才能产生其他因素没法比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才能尽心尽力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热爱尊重自然的民风。现代虽然不再提倡三纲五常,但实际上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拥有爱心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抛弃的品格,所以应该从孩子学起。我们或身为父母,或为人师表,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要教育好引导好我们的下一代,理性客观地尊老爱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而不是无原则地溺爱子女,造成孩子无度挥霍和漠视人性和良知。他们中的许多炫富和不理性行为已经产生诸多的不利甚至是反面影响,刺疼人的眼球戳伤人的心灵同时,导致了行为人和看客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家贫出孝子”是中国几千年来总结出的育子名言,提示着我们在给下一代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同时,是否更应该给他们补足丰富的精神食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前的梁启超就提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深思一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由爱家人、爱家乡到爱国人、爱国家?我们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因为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是从知识的积累出发,而是从人格锻炼和个性形成出发;倡导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对一个更大集体的承诺,这个集体可以是家庭、社会、公司、国家、世界等。在传统文化里孩子们可以找到亲和感。只有从小接受这种人性化的教育,孩子们成年后才不会迷失方向,才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着眼未来要教育好孩子,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建设,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我们要有当年周恩来总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精神,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学习,不仅学习业务、生活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理论,不仅要看清国内状况、还要明晰国外局势,这样我们就不会迷失自我,也就有了信仰与信念体系。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习途径可谓便捷多样,但人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似乎没有提高,许多人感觉学习是做无用功,甚至把学习当做应付任务而流于形式,即使业务方面的培训也经常出现该参加的不参加或者找他人替代参加的现象,业务方面的学术论文由别人代写,所以抄手行业甚是吃香,如此一来,出现天下文章一篇抄的情形不足为奇。这种情形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

其次各行各业要忠于职守,以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工作。现在单位都有自己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在显要位置都有提示,关键是如何成为人心目中的规范 、成为人的自觉行为,切切实实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写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就政府部门如何依法行政、司法部门如何公正执法、企业部门如何有序竞争、良性循环等是国家宏观上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不做详细探讨。现在许多单位领导疲于应付各种会议,会后传达有关精神,至于效果如何,往往很少顾及,仿佛领导们成了传话筒,而听众们往往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甚至进都不进,不知所云,在工作中往往还是依靠经验做事,顺着老路子走下去,会议精神很难落到实处,更别说改革创新了。所以如何改变现在这种会议专家和听众不能互动及会议精神与实践效果脱节的现象是关键,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工作态度也就端正了。做事先抓牛鼻子,单位“一把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如何带领同事们贯彻好有关指示精神、如何调动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应该是他们首先要做的工作,不应该只注重在位时盖了多少楼、修了多少路这些表面政绩。更应该要做潜绩,只有如此这样,大到一个地区、小到一个部门科室,才能在牢固基础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做法更是要不得。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凭着良好的愿望指望一蹴而就,更不能因为面临的困难而灰心丧气,而应该在充分认清现实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分清主次,逐步推进。相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的这项工程必将取得圆满的结果。

          (作者:民革天桥区企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