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宣传 >

向“三俗”亮剑——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反

发布时间:2011-03-26 00:00:00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向“三俗”亮剑——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反“三俗”
作者:周雅彬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11-03-26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并存,先进与落后相互交织,道德体系及核心价值体系期待重建。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此举受到国内外媒体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新时代中国什么都在进步,唯有一些恶俗的文化毒瘤在拉后腿,中国的大众文化需要完成一个自我的超越。

反三俗肇始相声界。20062月份,一些相声表演艺术家首先倡议要抵制相声表演中的三俗现象。文化产业如果缺少了文化的含量,就必然失去涵养文化的能力,只起到销蚀文化的作用。纵观近几年中国文化市场,无论从歌曲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从出版物到电视节目,甚至从影视剧到文化遗产保护,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逐利、炒作、托假的虚火一些人、部分媒体,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低级的噱头和耸人听闻、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所谓卖点吸引人们的眼球。一些文艺作品、产品甚至通过暴力色情、陈腐迷信、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不断挑战着社会公共道德的底线,也势必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能登堂入室,凸显出当前我国优秀文艺产品的匮乏。三俗现象的产生,离不开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流于形式的文艺批评的助长,以及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不良影响,而这些都是导致现如今文化氛围落入三俗的重要原因。三俗文化正严重侵蚀着整个国家、社会和个人道德及伦理,三俗之害造成民间社会审美情趣的低俗化,社会道德水准的滑坡,甚至纵容了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社会体制的嘲讽、质疑、蓄意攻击。

中国乃泱泱的文明古国,需要的是气正风清。三俗就要用强烈的责任意识、优秀的文化作品,抢占文化高地,弘扬高雅文化,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主流媒体要积极传播如电影《建国大业》等具有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文化艺术作品,引发蝴蝶效应。对三俗现象我们要坚决封杀,三俗之风亮剑打击、抵制三俗之风,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合力, 多管齐下。需要所有传播平台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严格自律,当好把关人角色,不为低俗信息的传播提供渠道,做到不产、不传、不帮。 反三俗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建道德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反三俗要制止媒体的三俗化,规范媒体行为,主流媒体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反三俗要扶持、培育健康、美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此外,还要以正确、积极、有力的社会和文艺批评,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公众区分作品的良莠、层次。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抵制三俗当作德政工程来抓,从制度建设入手,铲除滋生三俗文化的社会土壤。

坚决制止三俗风流行,将反三俗进行到底,不是说说就可以了,必须付诸行动,做好攻坚战持久战的各种准备。社会思潮越是杂音多,越是需要主旋律,以不变应万变,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意识,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今年,国家重点开展的整治互联网和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活动,使得网络文化环境得以清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赏,特别是家长和老师们衷心拥护。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反三俗的号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党派活动、社会活动,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自觉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做到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投身反三俗的行动中来,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从自身做起,去除糟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思想境界和情操修养,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言献策。

(作者:民革历下综合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