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

提高我市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提高我市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11-11-18

(民革济南市委2011年)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大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目前我市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和政策环境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实力不强;二是创新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还没有全面把握政策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制度还不适应政策落实的需要;三是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够优越;四是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社会投融资机制还不完善;五是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大,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支持方式,都难以满足重大成果落地转化的需求;六是科技创新人才紧缺、引进困难,科技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企业是科技自主创新活动的实施主体,政府是服务的主体。只有政府与企业两者的互动协作,才能构建起一个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此,我们建议:  

一、营造浓厚的科技自主创新氛围,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机制。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是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和市场主导型转变,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培植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2)建立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的原则,切实搞好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的规划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要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渠道、宽领域、高层次的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完善政策,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引导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配套政策,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实行倾斜政策。同时引导企业本身增加对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研究项目,特别是技术核心项目的投入。对年度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重大创新成果引进落地项目给予奖励。

三、创新投入机制,构架企业自主创新的协同平台。

1)创新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切实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创新科技投入体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引导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发展,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建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关键是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各自聚集大量科技资源,三者联合。“以产定研、以研促产”,科研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研选题以市场前景作依据,实现创新成果顺利落地转化。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使科学研究更好地适应企业、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合作研发,推动企业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开发机制,利用产业的发展优势,组织开展前瞻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联合攻关,重点加强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四、创新引进方式,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强化聚集人才功能。一是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外大企业、大公司出现经营困难和大量裁员的现象,而我们国内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对许多海外企业和人才颇具吸引力。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对海外的宣传和项目推介力度,既吸引海外企业来我市投资,也吸引海外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二是把引才与引智结合起来,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灵活引才机制,采取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三是把政府推动和用人单位自主引进结合起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坚持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立足于济南发展需求,在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基础上,加大各类急需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以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人才,广揽人才为我所用,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