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民同志是一个地质工程师,他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新中国成立之后分配到济南城建系统工作。他在工作中了解到济南有地热资源的资料,曾向有关的友人和专家做过了解。
原来,1975年冶金部的勘探队和山东省地质队在历城区遥墙镇鸭旺口村附近进行铁矿勘探时,意外地打出5口热水自流钻孔,因当时限于勘探目的,加之对地热资源的认识不足,钻孔皆被回填。1986年1月,时任民革济南市委副主委的曾天民凭着他的专业敏感,又经过对有关资料的查阅分析,认定此处极有开发价值。于是,他向市政协提出了开发利用鸭旺口地热资源的建议,引起市政协高度重视。在市政协统一安排下,曾天民与另一位民革党员、工程师杜宝城先后走访了省、市和淄博地区的地质勘探部门及有关单位。经过20多天的调查了解和实地考察,初步掌握了有关资料。
一是从鸭旺口地区已有的5个钻孔资料分析,热水含水层主要为中奥陶系石灰岩,埋藏深度在地面下500--
二是从区域地质条件分析,鸭旺口附近有地热资源并非偶然,因济南地区北部地下隐伏有300平方公里左右的燕山期火成岩,成椭圆状近东西展布,东部历城县陈家岭东尚有地质时代较新的第三系玄武岩喷发,岩浆冷凝余热沿断层、裂隙等通道上升,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使地下水受热升温并改变其化学成分。据目前掌握资料,围绕济南火成岩体有地热显示的不仅是鸭旺口一带,历城县的陈家岭,齐河县的油坊赵、桑梓店等皆有钻孔接入热水,说明济南地区地热资源前景可观。再从油坊赵钻孔分析,1970年施工,深
市民革主委曾天民(右二)在建成后的济南鸭旺温泉门前留影
由于受工作目的限制,当时未对热水做稀有金属、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溢出气体成分和有机物质的分析,水量也待准确测定。故尚不能对热水综合利用提出完整方案,但根据已有实际资料分析,与会者提出了几个适于利用的范围:
1、发展医疗事业。据当地群众反映,用热水洗澡对皮肤病患者有明显疗效,有数人沐浴数次后病愈。如开发建设疗养院,为广大人民提供医疗和休息场所,将促进医疗事业发展,造福人民。
2、开展水产养殖。鸭旺口地下热水水质、水温适于联合国粮油组织推广的优良鱼类——罗非鱼养殖。
3、可用于机关、居民取暖,农业育种、育苗、蔬菜冬季生产等。
4、发展旅游事业。随着疗养院的建立,水产养殖等发展,鸭旺口村一带将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风景区。
开发地热是我国大中城市开辟新能源的重要方针,济南是山东省会,鸭旺口地热的开发,符合方针要求。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条件,专家们一致认为鸭旺口地热开发的指导方针应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分两个阶段进行。近期工作按现有资料先施工一口井做试点,原则是“一井多用,探采结合,就热找热,在初步利用基础上积累资料和经验,为全面开发充分利用提出科学依据。”井位初步确定在鸭旺口村南附近,深度800米左右。要准确、全面地取得热水含水层顶、底板埋藏深度、厚度、岩性以及不同深度的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成分等资料。根据取得的资料制定一个既经济合理又能充分利用该井地热资源的方案,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估计钻井及井口设施费用约40万元,如资金很快落实,有望1986年底成井出流热水。同时为进一步扩大济南地区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积累经验,指出远景。
一、重视和支持利用鸭旺口地热资源。该地热资源是1975年地质勘探部门,钻探地下矿藏时发现,共钻5个孔,均有温水外溢,历城县其他地区和齐河县也有地热资源,据论证,鸭旺口地热资源颇具开发利用价值,它对于发展保健医疗、水产养殖、蔬菜栽培、旅游、体育等事业均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开发鸭旺口地热资源是可行的,应下决心抓紧进行。
二、开发鸭旺口地热资源可交历城县委、县政府负责。据说,他们已经把开发工作列入86年要抓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只是缺乏科学论证和必要的资金,迟迟没有动工。我们认为鸭旺口隶属历城县,对他们只要稍加扶持,不仅开发的速度快,而且开发中的各种矛盾也较易解决。据专家们的意见,先打一口井,若能在第二季度开工,年底即可喷出温水,然后再考虑继续开发的问题,这样做比较稳妥。
三、开发鸭旺口地热资源的投资,据初步计算,打一口井,深度在
这份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仅用了四个多月的勘探时间,就在鸭旺口打成了我市第一口热水井。井深
1987年初,在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曾天民同志又代表市民革就“走综合开发利用的道路,使济南地热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作了大会发言,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济南市地热资源的建议。他指出:
一、建议各级领导充分了解济南地热资源的概况,重视它的开发利用。地热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内部有热源,地球深部是出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地热的总能量是大的无法计算的。地球内部的热源不断释放热量,向地球表面释放,形成各种大地热流,这些大地热流沿着地层深部的断裂构造向圈岩纵深部活动,使其温度升高。除热源外,如再具备有储热层及其上部的隔热层,就可形成地热田。济南地热田正是具备这三个条件而形成的。
济南地热田的开发和利用很有条件,它对振兴济南、富民兴鲁将起到重大作用。济南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还刚在起步,但它却已经引起了中央地矿部的重视,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已初见成效,在查明济南地热分布的基础上,初步圈定了四个地热异常带。我们做过比较后认为,鸭旺口的地热开发条件比较理想,可以优先给予开发和利用。
二、建议建立一个组织,负责推进鸭旺口地热资源的开发工作。鸭旺口地处济南东北郊,热水井附近地面平坦、开阔,因此,可以合理的加以规划和布局。一旦开发,它将很快形成一个交通、疗养、旅游等多功能的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建议市里或县里成立一个开发鸭旺口地热小组,邀请各方面专家根据已经取得的钻探和水质化验资料进行全面研讨,为它的开发利用作出新的努力。
三、殷切希望济南各界人士和团体都来关心和支持鸭旺口地热的开发和利用。济南地热的开发和利用将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应该抓紧时间认真加以研讨,进行综合规划,然后根据财力、物力条件分期分批予以实施,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发言最后,曾天民同志大力呼吁:鸭旺口地热的开发和利用现在只不过刚刚起步,它需要各方面人士和团体的大力协助和支持。我们期望大家都来献计献策,投资出力,为它的早日开发和利用作出贡献。
开发鸭旺口地热资源的建议,只不过是曾天民同志为建设泉城献出的一个篇章,而类似这样的篇章,是常年不断地在他的脑海里流动,在他的笔端迸发。
就在同年,他提出振兴济南的建议还有:一、将人民公园恢复中山公园名称,以促进海外统战和联谊工作的积极开展。二、对在长清西南发现的一眼流水量很大、水质很好的自流钻孔马上进行调查研究,赶紧上这个项目(因济南供水日益紧张、地下水位日趋下降,黄河引水还需时日),以缓解济南水源紧缺问题。三、建议进一步开发建设千佛山风景区,使之为振兴济南做出更大贡献等等。之后,他还分别就各项建议提出了具体方案。
在他来到民革济南市委担任了领导工作之后,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为建设泉城献计献策的工作中去。在我市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他的多项重要建议得以实现,为泉城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有很好的去海外的条件,但他毅然决定扎根祖国,投身祖国建设,甚至未能和在美国病故的母亲见上最后一面,成为终生遗憾。他的事迹被当时媒体广为传颂,被誉为“泉城牧马人”。
他有很深的专业功底,通晓英、德、法、日四国语言,但他从不满足,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在他来民革济南市委机关工作的八年间,每到晚上下班时,他总是把当天的报纸收集到桌前坐下来阅读,直到整个市政协大楼已“人去楼空”,他才匆匆离去。他喜欢和同志们讲述富民强国的道理,渴望激起大家建设祖国的热情。他希望大家振作起来,把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都发挥出来。他忘我地工作,不断给自己肩上加担子。他对自己说:“人过六旬,剩下的生命不长了,我要更加珍惜剩下的时间,不使虚度。要把失去的许多时间夺回来,加倍地工作。”他有许多重要的课题在计划之中。比如,他要继续搞好软弱地基的研究工作,以期加强软弱地基的力学性能,以解决今后结构复杂、高层次建筑物避免裂纹破坏,提高抗压抗震能力的问题;比如,他要搞地震预报研究,搜集圈内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手段,达到自动报警的目的;还有,在泉城地下设另一个自来水管道供水系统,专门供给经过处理和净化了的废水用作工业用水,能缓解济南缺水的状况和改善环境保护工作等等。他为建设泉城而设计的蓝图还有很多。
可惜,他在1992年7月的一个星期日的中午不幸因病猝世。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办公室伏案书写。他总是一笔一划,端端正正,绞尽脑汁,有理有据地去写提案,写发言稿,参政议政,直到最后一息。
就在他去世后的1994年,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在鸭旺口温泉的基础上,投资近亿元建设的济钢温泉度假村,占地面积
济钢温泉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