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明
深夜一点钟,电话铃忽然急促地响起,话筒里传来主任的声音,听得出为了不使我紧张,她努力压低了声音:“ 别紧张,听我说,病人来了。”我大吃一惊,不是几天以后才来么?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啊!“ 没办法,我也是刚刚接到通知,你马上来吧!车子已经去接你了”。匆匆挂断电话,跳下床,急忙穿衣出门,临走没忘了顺手抓了点吃的,知道接下来可能没时间吃饭了。赶到医院已是近两点钟了。看到在查体中心的会议室里,所有院领导、职能科室主任已经在那里了,人人的表情都很凝重。我接到任务立刻忙碌起来,我需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布置一个病区,将现在住在内分泌科的45位病人立即搬出,然后将腾出的病房布置一新,等待接收四川伤员。接下来的4小时真是高效率的工作,一车车的病房设施,新被子、新褥子统统涌进了病房,大到治疗橱柜,小到一个针头,还有必备的药品,科室里的护士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说话,都明白在这个时间里要完成两个病房的布置任务有相当大的压力,努力地搬,努力地整理,只顾忙。
早上六点叫醒了熟睡的病人,夜间悄悄地搬走了病房的所有治疗设施,他们竟没有觉察,现在知道要为地震的伤员腾出病房,绝大多数病人都很支持,但也有人不同意,提出一些条件,医院很快对他们做出了其他安排,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我们马上把所有的人搬走了,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正常治疗,新病区立即开展工作。
伤员的病房被命名为“抗震救灾爱心病房”,都在新病房大楼里。经过精心布置,真的很漂亮,所有的被褥、床单、枕头都是新的,床头摆放着鲜花、果盘,床尾放着生活用品(所有的洗漱用品和食具),暖水瓶里灌满了开水,可谓万事俱备。
这时才感到累,困意袭来。领导说:“你们太辛苦,先休息一下吧。”我们刚走出病房大楼,就又被叫回来,接到上级命令,还要对病人的家属妥善安置。一下子又来了精神,短时间内我们居然又布置出一处“爱心之家”,也是一应俱全的新东西,在那里还安装了一部电话,免费长途。
三十二年前,我就在我们医院的唐山病房工作,那时的条件和现在简直没法比。病人除了一件病员服,就是两个碗,一双筷子,没有一个陪人,全部是截瘫病人。他们对政府非常满意,因为他们得到了免费的生活和治疗。今天看得出我们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愿他们能在这里安定下来。这些天来,四川人真是受苦了,在地动山摇的灾难中存活下来,真的不容易。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像焦急的母亲等待在外面受尽苦难的孩子回家,一种张开双臂拥抱的冲动,感觉不到累,反而是一种兴奋的心情。
晚上六点,他们来了,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几小时。病房大楼外满满的人,上级领导、医院工作人员、志愿者、保安人员,甚至是住院的病人也来到大厅。人群里一位老年病人站在电梯旁,因为要保证病人的运送,我苦劝他离开,他就是不走,说:“我站在这儿,就表示我们欢迎他们的心。”不好再劝,由他吧!是一份心。
五部电梯全部为伤员运转。那么多的志愿者都围在病人身边,平均每个担架周围至少有七八个人,每人都是一副焦急的面容,推着平车都在跑,恨不得一下子就把病人放到那舒适的床上,让他们立刻消除地震带来的伤害。那时不是因为病情的需要在奔跑,而是让他们尽快地感受到山东济南的爱,让他们尽快地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