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济南市中医医院支部
民革济南市中医医院支部建立于1984年,现有党员23人。其中,主
发挥优势奉献社会
民革济南市中医医院支部的优势是各科专业人才比较齐全,有内、外、妇、儿、针灸、骨伤、肛肠、眼耳鼻喉等各科医生,有各科护理人员和中、西药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社会医疗服务是支部多年坚持的一项支部活动,曾配合民革市委会和医院党委组织过大型义诊咨询服务活动,也曾深入农村、社区为群众查体义诊宣传医学科普知识,二十多年来支部同志们的足迹遍布济南周边近三十多个乡镇,奉献精神代代相传。
1997年当距离香港回归祖国倒时100天之际,在医院党委和市民革的大力支持下,支部在医院门前举办了“喜迎香港百日归义诊咨询服务活动”,当天,群众络驿不绝,既宣传了香港回归这件举国大事也扩大了民革和医院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济南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我院是全市各中医医院的龙头单位,肩负着对基层中医院的帮扶义务。民革市中医支部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在民革市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支部曾奔赴商河、济阳等县级中医医院开展服务活动。为那里的老百姓义诊,并帮助基层医院解决疑难问题。民革支部前任主委梁安民主任下乡支农,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济南日报《把爱心洒向农村》一文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荣获“三下乡”先进个人奖励,获卫生局、市人事局“农村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记三等功。吴念云主任曾去济阳扶贫半年有余,为济阳中医院成立了肛肠科,并精心培养了一位专业技术人员。至今,此科室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专科,并受到当地统战部门、医院领导以及病人们的广泛认可。
针对近年来群众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防范需求,支部党员在义诊服务的同时,还注重宣讲健康科普常识,尤其对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艾滋病、性病、狂犬病、小儿手足口病、H1N1甲型流感的预防控制进行宣传,组织座谈、发放传单,以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
1998年医院党委提出一个旨在宣传医院扩大服务半径的新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征求社会对本院的意见和要求。在此期间,舜耕山庄与本院建立了就诊关系,并于当月在舜耕山庄举行了支部活动。除支部学习外,具有丰富中医药理论经验的乔鸿儒、梁安民、佟秀珍分别向全体厨师们传授了中药食疗药膳知识,并赠与他们营养药膳食谱,受到山庄领导和员工的欢迎和感谢。
齐州监狱是一所文明监狱的典范,那里的监狱医院地处偏远,干警及家属们也面临着看病难的问题。支部经常组织活动去那里为犯人、周围村民及干警家属们义诊和查体,并帮助建立了中药房,缓解了当地看病难、开药难的问题。我们还排练了文艺节目,慰问干警及其家属。期间为服刑人员义诊、演出是前所未有的。此举为建立和谐社会、协助政府对犯人进行人性化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作用。
总之,民革市中医医院支部多年来坚持发挥专业优势,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宣传民革、宣传医院为宗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全体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进了支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宣传扩大了民革的社会影响,加深了与医院党委的关系,为支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开创了很好的环境和氛围。
支部之花喜结硕果
由于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努力,支部之花得以盛开,丰硕果实接连不断。1994年,支部在获得“山东省民革先进集体”称号之后,同年又获得“民革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来自全国54个先进基层组织齐聚一堂畅谈支部工作经验和体会。会议期间,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秘书长朱培康与山东代表合影留念。
2004年民革中央领导来我支部进行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市民革市委和医院党委非常重视。党委副书记孙虹同志亲临会场并讲话,当支部主委吴念云汇报完支部工作后,民革中央领导对支部工作表示赞赏,并评价支部是一个有特色的、政治上过硬的基层组织,是一个能紧密结合自身专业,发挥参政党作用的支部。特别肯定了二十多年来,不间断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2004年支部笫二次获得“民革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支部主委吴念云代表支部一班人进京参会,并进行大会交流,与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周铁农、朱培康等领导同志合影留念。返程后,民革市委领导又专程拜访医院党委,并向医院党委赠送锦旗《中共领导胜利保障,和衷共济再创辉煌》,李德强主委、张乃仁副主委与党委书记马其江、副书记孙虹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在成绩面前,支部一班人带领大家再接再厉,在2005年再次荣获“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支部”光荣称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
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20多年来,在医院党委和上级民革组织的关怀支持下,支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优良作风代代相传,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中共党委的支持是支部坚持社会服务的保障。民革中医医院支部历来非常注重立足本岗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用业余时间开展社会服务。支部成员多数是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大家的敬业精神在医院上下有着较好的口碑,因此支部工作也得到了医院领导和职工的支持。如每次组织大型义诊服务活动,医院各科知名度很高的专家都积极参加,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义诊现场积极准备座椅、横幅、席签,送茶送水、忙前忙后,院党委领导亲临义诊现场给大家以关怀和支持。2008年支部参加庆祝民革成立60周年及“三纪念”文艺活动,院党委还出资为支部购置了演出服装。大家没有辜负医院党委的期望,在此次活动中,佟秀珍、乔鸿儒获得优秀征文奖,周丽娟获得优秀表演奖,支部获得优秀组织奖。支部每年年终茶话会上,院党委及有关科主任都应邀到会,还经常为茶话会安排水果茶水。院党委每年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通报医院工作、发展方向和中心任务,征求意见。多年来,医院党委曾多次被评为统战工作先进单位。与医院党委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始终是支部的一个优良传统。
二是注重自我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基层组织是带动民革党员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民革组织的细胞。开展支部工作建立良好的支部生活以及开展形式内容多样化的支部活动,是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保证。支部历来要求每个人时时处处以民革党员的标准要求和约束自己,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参政水平和专业水平,这也是支部的优良传统。支部近年来深入农村、社区服务的同时也做了许多社会调查,以务实求实的态度向各级政府提交了50余件提案,有20余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如乔鸿儒主任的《制止商业名称、商品发布的不良文化现象》,佟秀珍主任的《加强重阳节千佛山山会文化市场和卫生的管理》、《加强社会办医的药品质量管理》等都得到政府采纳,较好地发挥了参政议政的作用。
三是热心民革工作,当好带头人。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工作能够坚持不懈,很大程度在于支部主委。中医医院支部自1984年成立以来的四任主委:乔鸿儒主委、佟秀珍主委、梁安民主委、吴念云主委。这些同志在医院内均为科室主任、业务骨干,在民革也担任着重要职务,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他们能够严于律已, 以身作则,热心民革事业,开动脑筋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支部生活,处处起表率和带头作用,带领支部不断攀登新的台阶,成为支部的优良传统。
四是团结奉献、不计名利。支部一班人的团结和奉献精神是一个好传统。在不间断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多次在乡镇山区进行。曾赴沂蒙山区希望小学,送去急需药品、帮扶义诊。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烈日磨练着每一个人,但支部同志们以苦为乐,民革党员的责任感和白衣战士的天职让大家倍感欣慰。支部还有一个优势是具有文艺特长的党员较集中。多年来在医院党委和民革市委会组织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中,支部同志们本着召之即来、来之能干的精神,利用工作之余满腔热情地完成各项任务。尤其在“爱我中华”系列活动中,在“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朗诵会中,在“庆建国六十周年红歌会”中,处处展现了我支部民革党员的良好形象。在我院组织的“经典中国、和谐中医”联欢会上,民革支部积极响应院领导的号召,在炎热的夏天,积极组织编排节目,并荣获二等奖。此次演出是以民革支部的名义参与,在本院属首次,充分展现了民革在我院的良好形象,体现了我院党委对民革工作的充分支持。2009年夏天,当接到市委会欲编写《风雨同舟六十年》一书时,支部老主委佟秀珍、梁安民主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畏酷暑,协助民革市委将书按时出版发行,两位老主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同年8月,当听到台湾遭受自然灾害,我们民革党员时刻牵挂着海峡对岸同胞的安危。当市委会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时,大家响应号召,积极捐款,为灾区送去一片爱心。
以往的辉煌伴随岁月的流逝已成为美好的记忆,再创新的辉煌是历史的使命,民革济南市中医医院支部将承前启后、立足本职,继续发扬团结、务实、热情、敬业,热爱民革、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让支部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支部工作更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