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员风采 >

心 迹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心 迹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10-01-19

李庆胜

 
 

童年记忆,印记爱国情怀

我出生于1941年,那正是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中华大地的年代。童年的记忆中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而是充满着伤害和恐惧。我最早的记忆中断是遭遇一场麻疹,我病愈后怎么也不能接受的是同院几户邻居家的小伙伴除我之外竟无一幸存。我还记得母亲带我经过日寇的操练场,日寇的模样和装束,凶狠的吆喝声吓的我浑身打战哇哇大哭,母亲把我抱到怀里对我说:“孩子,别怕!闭上眼睛……”

三岁那年,母亲带我从即墨到青岛找我父亲,结果父亲没找到返回家时,却发现家所在的院子竟住进伪军,家里的东西已不知去向,只看见我的一件小玩具散落在门口的墙边……幼小的心灵就已感受到国破、人亡、家碎的伤痛,萌生起对生活安宁,民族独立的渴望……

19451010的夜晚,父亲带我去青岛大窑沟参加庆祝灯火活动,庆祝抗战的胜利,庆祝“重庆和谈”的成功。父亲把我高高举起放到他的脖子上,让我能看到灯火,他激动地对我说:“孩子,胜利了,再也不做亡国奴了!”当晚,给我起了大名“庆胜”。

胜利后的青岛,一面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面是白天满街有人乞讨,夜晚到处有人露宿,尤其令人恐惧的是国军强入店铺民宅,白天拦路或深夜入户以检查为名扣压人质索取钱财,后来则直接抓兵。一天深夜,军人和警察叫开家门“查户口”,父亲连忙带着衣服和鞋子藏到储物间隔板底下……从此,父亲晚上只能在工厂集体住宿。最令人痛恨的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发生美军驾车压死行人、美军拦路侮辱妇女的兽行。我就读的小学的一名同学,在上海路被一辆美军吉普车撞倒后又被车挂着拖行了一段,吉普车扬长而去,我亲眼目睹了马路上留下的长长的血迹。惨案发生后,全校师生罢课抗议,教职工和高年级同学去汇泉死难同学守灵举行公祭……

194962,青岛解放了。穿着黄粗布军装的解放军开进了青岛。共产党员宋副校长走进了我们的学校……学校里制止了体罚,停止了布道活动……从此校园里充满了欢快的歌声,到现在我还能随口唱出几十首。有一首歌的歌词深深打动了我,甚至支配了我的青少年时代:“年轻的人,火热的心,紧跟着毛泽东前进……。挺起胸来,年轻的兄弟姐妹们,新中国的一切要我们来安排,新中国的一切要我们当家做主人。嗨!我们新中国的青年战士们,为人民服务,团结一条心,生产、战斗,努力学习……”,共产党希望我们做新中国的主人,希望我们成为新中国的保卫者和建设者。做新中国的青少年多么光荣,多么豪迈!

1949101,刚满8周岁的我在收音机旁屏着呼吸,一声一声数着那28响礼炮的轰鸣,用心脏的跳动伴随着那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热血沸腾地聆听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02,我们早上5点集合提着一天的干粮到汇泉广场欢庆集会并游行一天……从此,我也和全国亿万人民一起获得了新生。我在人民的哺育下,党的培养下和年轻的共和国同呼吸共甘苦,我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抗美援朝时,我和同学街头演出,拾废铁、破玻璃捐献飞机大炮,美军空投细菌弹,我们打苍蝇、挖蛆蛹、捉毒虫。我还和同学一起去疗养院慰问短期回国疗养的志愿军铁道兵,在他们开往前线的火车站台上,我把自己的红领巾系在了指导员的衣领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积攒有关鞍钢的剪报,在班级举办了展览并进行了讲演;农村成立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我们积极去参加劳动,青岛、济南郊区的多处农田都滴下过我的汗水;大炼钢铁,我们又奔向第一线,日夜苦战……

献身教学,历经风雨矢志不渝

1962年我从山东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03年退休又延聘为教学顾问至08年秋。其间一直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当我走上中学教师岗位的时候,我在纪念册上写下了:“我愿做那双头点燃的蜡烛照亮人生”。从那时起,寒来暑往,我以赤诚之心去召唤学生的灵魂之光,以知识的星火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炬。我怀着一腔热诚,一颗爱心,勤奋工作,努力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曾任数学组教研组长,民革实验中学支部主委,民革市委委员,两届济南市政协常委。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工作者、山东省、济南市优秀民革党员。记过二等功、三等功,先后获全国首批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山东省数学竞赛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十佳教育工作者、济南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在“十年动乱”的政治风雨中,尽管多次受到部分人的误解和伤害甚至监禁批斗,但我从未动摇过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信念,在一次批斗后我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勉励自己:“扯发翻臂众人拥,呼天喊地五雷轰,低头弯腰汗做泪,乾坤颠倒奸为雄,凹腰凸腹舒筋骨,冥然兀坐心益定,拨灯读史寻正气,举头窗嵌北斗星”。在政治上极度孤立的时期,一天深夜学校礼堂失火,当我听到救火的喊声后,是我第一个踢开门窗冲进火场,与随我而入的两名党员压住了即将上顶的火焰……。恢复高考后,有一次在家只顾刻印高考题,忘记了煤气灶上的高压锅,结果高压锅爆开,煤气炉炸碎,屋顶被气浪掀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我的内心里充满着对教育教学的执着和渴望,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80年代初,一位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老校长,来到实验中学,他在听过我和其他几位老师的课后,在一次会议上激动地说:“实验中学有像李庆胜这样一批年青教师,完全可以办成全国第一流的学校!”这位老校长在临终前,把我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勉励说,一定要教出全国第一流的学生。老校长的嘱托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努力着。

辛勤耕耘,不问收获

多年来,我坚持“学、钻、磨、闻、创",在数学教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多年来坚持专业理论学习,搜集教学资料信息(每年订阅书刊数十种),以诚和爱对待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意志,审美观点,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良好习惯。贯彻知识形成、应用、整理三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注意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和结构性,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刻性,问题的典型性和灵活性。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79年出版《数学解题指导》(约54万字)后,先后有多部著作、译作、论文发表,计数百万字。多年来保持了个人和学校数学教学的较高水平和较好成绩。我教过的毕业生有多名在高考中取得省市最高成绩,最后一届的两个班100多人中有30人次因学科竞赛一等奖,28人被保送到重点大学,山东省数学竞赛的前三名、济南市获奖的十名选手全是我的学生。剩余的同学参加高考平均113分,仍然在省内遥遥领先,班上除两人外其余学生全部升入重点大学,两个班仅北大、清华就有10人,其中两人已分别升入哈佛、耶鲁大学深造。

20多年来,坚持培养学有特长的学生,坚持义务给学生辅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1985年指导学生获全国联赛最高成绩;1986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小学生集体、个人最好成绩;1987年我首先提出建议,并在各方面领导和同行的支持下办起全省第一个以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尖子学生为对象的数学免费培训班,为选拔培养数学拔尖人才打基础;1995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第36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我的2名学生代表中国队参赛(中国共派出6名),取得了1枚满分金牌、1枚最高分银牌的好成绩(中国队6人共取得42银,总分第一),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1996年受中国数学会、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委派,任我国中学生代表团教练兼副领队赴俄罗斯参赛,圆满地完成了教练、译题、阅卷、交流等项任务。多年来培养的选手百余人获全国联赛一等奖,13人次获省第一名,30多人次进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8人次进人国家集训队,3人进入国家实验班,3人考入科大少年班。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十分注意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先后义务带了近20名青年教师。多年来,我义务帮助组内所有上示范课的中青年教师设计教案、教学软件,做个别辅导,经我培训指导过的青年教师,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拔尖人才、特级教师、教学能手、业务骨干。仅1998年上半年,经我直接参与指导策划的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6节观摩课全部获奖(省一等奖3节,省二等奖2节,市一等奖1节)。

 


 
为人师表,点燃学生爱国热情

多年来坚持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及爱国主义教育,收到显著效果。在担任89届学生三年班主任期间,指导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获得了省教委、省团委授予的“奋飞之鹰"主题思想教育全省最佳奖。该班的一名学生崔剑平在后来赴美留学期间,品学兼优,因抢救溺水留学生英勇献身,震动了中外师生,受到了我国驻美领事馆的高度评价,被政府追认为烈士,《光明日报》专版作了报道。复旦大学、山东省委、济南市委、山东团省委,开展了悼念教育活动,我也被邀请作了有关崔剑平同学中学时代的报告。

我担任班主任始终坚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总是坚持与学生一起扫院子,打扫厕所。多年来,坚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民族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以自己的赤子之心唤起学生们的赤子之情。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而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心,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同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追求自身的完美与为人类谋幸福作为人生目标。以此为方向来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崇高的使命感,进而更加自觉、努力地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我每接过一个新的班级,第一个班会总是以“让理想的航船从这里启锚扬帆"为主题,给学生讲少年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周思来等革命领袖刻苦学习,从小立志为人类谋幸福的故事;然后持续地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历代思想家、文学家、民族英雄和革命者的作品和事迹;组织学生演唱《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革命歌曲。亲自谱写了泉城校园之歌,设计制作了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纪念章。还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在班级设置读书柜,为学生们开列包括《毛泽东同志初期革命活动》,《周思来的青少年时代》,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革命烈士诗抄》等在内的一批必读书目,组织学生讨论、写心得体会并批阅勉励,使学生培养起终生坚持阅读、坚持与哲人交流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受到优秀文化传统、革命奋斗精神的熏陶。

1986年起,我先后组织三届学生对“辛亥革命在济南”,“五四运动在济南”,“中共初期在济南"和“济南五三惨案"等四个专题进行过长达半年时间的调查活动,学生们在自己亲自搜集资料,走访、了解近现代山东及济南人民的革命历史过程中,增长了才干并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我的教学、教育工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济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曾以《双头点燃的蜡烛》、《人民教师李庆胜》等为篇名作过多次专题报道,并向海外播发。《山东教育》杂志199812月合刊把我作为封面人物进行宣传报道。

加入民革,更加坚定政治信仰

加入民革后,组织为我学习政治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我加入民革不久,就与张秋萍老师代表省民革作为中小学一线教师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统战部联合召开,省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的对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的征求意见,会上作了发言。担任支部主委、市委委员、区、市政协委员后,学习的机会就更多了,学习的责任感也在不断地加强。记得我在新党员学习班上向组织和同志们表明自己加入民革后的态度:“高瞻远瞩,胸怀宽广,淡泊明志,艰苦奋斗,赤诚奉献”,受到了组织处领导的肯定。我很珍惜组织提供的学习机会。在市社会主义学院,我先后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振兴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为题作了发言,得到市委统战部和社院领导的肯定。在民革组织里,许多老前辈如王世墉主委、曾天民主委、何炳等同志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热情都深深地感动、教育了我,在他们的启发下,我在市民革举办的“爱我中华演讲会”上,以自身经历为素材,表达了自己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另外,我还认真地学习了中山先生的传记和主要著作,学习了辛亥革命史料,港、澳、台有关资料,使我对民革组织的历史和任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在省、市民革举办的纪念中山先生、辛亥革命的会议上作重点发言。通过阅读、查访,撰写了《山东辛亥革命第一人——徐镜心》一文。在省民革宣传处的指导、支持下,在学校举办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山东”、“辛亥革命在校园”的展览,受到学校领导、师生的好评。我还组织支部同志瞻仰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向同志们介绍了辛亥革命在山东的概况和烈士生平。搜集大量“济南五三惨案"及蔡公时烈士的资料。在1995年市民革举行的“五三惨案报告会”上,我以大量详实的史料,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济南犯下的滔天罪行,歌颂了蔡公时等爱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激发与会同志的爱国主义热情。由台湾专程赶来参加报告会的蔡公时之子蔡今任先生也深受感动并要上台向我深深鞠躬致礼……在迎庆香港回归的活动中,我又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在市民革作了大会发言。

我自觉接受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积极认真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当学校青年教师、学生出现一些忽视政治、思想、道德的倾向时,我总是一方面向领导反映并提出建议;一方面又力所能及地作一些工作。我曾多次受邀为学生作有关理想、传统的报告,并以《校园里的足迹》为题在升旗仪式上做过讲演。当社会上出现反科学的邪说、邪教并影响到部分师生时,我多次在课堂内外以理论和实例给予揭露批驳。在组织生活中,我主张畅所欲言,但作为支部主委还要注意做好疏导工作,并帮助同志们解决所遇到的麻烦和困难。

作为政协委员,我注意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曾先后针对济南市教育、环保、建设、治安、“五三惨案”等写出提案。多年坚持写提案,呼吁重视对五三惨案的纪念教育活动,并提出将53定为“市警日”后被市政府重视。对所参加的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也多次提出建议并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山东大学堂》一文,先后被收入《济南解放前的学校》、《济南文史精华》、《山东文史精粹》等书。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仍须开创。目前,已经退休的我依然一如既往地热衷指导学生学习数学,退休的五年里,我指导的学生又有数十人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其中九人次进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两人次进入国家集训队。我决心用我的余热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原济南市政协常委、原民革济南市委委员、山东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