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起辉
2006年我光荣地成为一名民革党员,在中共济南市委统战部领导和民革济南市委会领导的教育培养下,2008年又光荣地成为市政协委员。在新中国60岁生日之际,我把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奋斗经历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写出来,以此表达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参加工作半年后,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朋友的劝阻,毅然“停薪留职”,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选择了初级方式“个体经营”,“自学成才”的我成了一名小裁缝。这期间我裁过衣服,做过衣服,卖过服装。当时的个体户是很孤独的,各方面的条件也很艰苦,碰到熟人是要脸红的;但每当你一天的收入超过月工资时,那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辛勤的汗水是那样的“香甜”。从此我懂得了国家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开放。“香甜”的汗水伴随着我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一路走来,从一个“个体经营者”到现在的董事长,从一个手工作坊到现在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下的股份制企业。我和企业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作用,也使我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更加由衷的敬佩和深深的思念。
三十年间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断富强,我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我们的事业也不断发展。我个人也是如此,不但物质上有了良好的保障,精神上也得到了崇高的升华。从没有信仰到民革党员,从普通百姓到政协委员,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改革开放”见证了我的成长。
当然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安不良,投机腐败猖狂,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等。但是“酸甜苦辣咸”的馒头外表是一样的,要想区分他们需要一口一口的品尝。朋友们,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状况?大家都可以自由的去联想。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国家就没有今天的地位和繁荣;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纪念它,更应该歌颂它。
我爱我的祖国,我更爱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繁重富强的祖国!
济南油墨厂始建于1954年,最早由个体油漆社公私合营,1963年生产油墨,计划经济年代曾是全国同行业五强之一。由于技术引进失败、产品老化、机构臃肿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至2000年企业已濒临破产关门,当时在职职工500余人、离退休职工250余人,资产2500万元,包括用水电权500多万元,负债2400余万元,其中欠职工近600万元,实际已资不抵债。当时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结果一出来,我确实动摇过,但后来广大职工的信任和真诚打动了我。
那是
几年来,我们始终清醒地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落后等待你的必定是死亡,但搞创新、上新项目对我们来说谈何容易。2000多万的债务、750多名职工、效率低下、产品老化,我们就这样等死吗?不,我们宁可站在寒风中死去,也决不躺在温暖的床上等死,我们在其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先后投入200万元,聘请韩国专家,吸收各路人才,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并且研发成功“钒酸铋”无毒环保颜色,填补了国家空白,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躲过了死亡,走向成熟、走向光明。当时有很多朋友对我讲,把地卖了走人吧,你们不具备任何条件聘专家上项目,如果非上,那只有死路一条。我的回答是:谢谢,我们是没有条件,但条件是等不来的,条件成熟了产品早就落后了,可能我也退休了。几年来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我们度过了无数次的不眠之夜,几乎流干了男儿不轻弹的眼泪,我们失败过,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过,我们在生产经营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由行业中最落后,到今天的最先进,我们就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没有条件的条件,去年5月18日,具有先进水平的三条流水线同时开工,它标志着我们从此走向真正发展的道路,为以后企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全体职工自强不息科技创新的成果。这是对胡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伟大理论的最真实的实践,我自豪!
2000年12月买断企业后,虽然买断了企业的净资产,但是无条件地接纳了750多名职工,由于这种买断方式在全国比较罕见,所以当时的各大媒体都做了相关的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头版更是做了详细的报道,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自己来讲只有成功,不能失败。当时我记得很清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记者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都曾问过我:常总你有把握吗?2000多万的债务、700多人,一年才几百万的销售收入你能行吗?你是不是有携款潜逃的嫌疑啊?我笑着对他们说,哪里还有钱,土地房产都抵押了,我已投入了近200万,干不好我只有跳楼。后来他们都被我感动了,并且都做了正面报道。
由于当时企业欠职工的各项款项高达600多万元,集资、股金、公积金、医药费等等,近300名离退休职工没有进入社区管理,750多名职工没有进入医疗保险,光每年的医药费就高达近百万元。因为当时我对职工有承诺,职工的身份不变、待遇不变,为了信守自己的承诺,我和企业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我无怨无悔,诚信是最珍贵的,积德行善是最美好的。经过近九年的生死搏斗和我们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终于走出了破产倒闭的险境,实现了我们五年扭亏、起死回生的奋斗目标。几年来先后偿还职工以及银行各项贷款近2000万元,为职工缴纳各项保险1000万元,为所有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并出资40万元为离退休职工办理了进社区管理工作。
我们企业虽然走出了险境,但企业依然困难,职工收入很低,但是我们一定会好起来的,我坚信“厚德载物”。自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民革党员,虽然在科技创新、社会公益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离市政协领导、统战部领导和我们民革市委会的严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王伯之主委多次对我讲“常总啊,您现在是有组织的人了,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个人修养,做一名优秀的民革党员。”我们张乃仁副主委是个文人,在文化修养、整体素质提高方面对我帮助也很大。我认为做人的原则,或者说做人的底线就是“爱国和孝顺”。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更要提高自己做人的底线,给普通百姓做一个榜样,为国家多做事情,为社会多献爱心。我将为之去奋斗。我将永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远与我们伟大的祖国风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