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员风采 >

我记忆中的胡理修主委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我记忆中的胡理修主委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10-01-19

 

束曼侠

胡理修是民革的老主委,1979年我有幸结识了他。记得那年我参加济南市对台宣传工作,中共市委对台办与民革组织经常给我们这些台属讲台湾形势,组织台属们搞一些对台宣传活动,胡老当时是市政协副秘书长、济南市民革筹委会主委。经过中共市委对台办徐承昕主任介绍,我认识了胡老、熊顺义、赵熹、金世昌秘书长、仓孝銮大姐等,他们对台属的热情服务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80年代初,有很多台属都加入了民革,如:崔长生、崔守华、梁安民、王有智……、大家也希望我加入民革,由于爱人的担心,没能实现这一愿望。有一个星期天,我忽然接到了胡理修主委打来的电话,说如果有时间让我下午到他家去玩,并告诉了我详细地址。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胡老家里,开门的是他的夫人,我一看这位阿姨曾经和我一起在妇联开过会,比较熟悉,就更高兴了。两位老人非常热情,拿水果、零食招待我。胡老用水果刀将一个橙子切开给我,并说:“这是好东西,含维生素C,多吃些。”我看到胡老待人和蔼可亲,没有领导架子,愿意同年轻人交谈,举止大方,充满活力。

这次与胡老谈话中,我感觉他对我本人的情况比较了解,谈到我的父亲,谈到我的姑姑,鼓励我努力学习,希望我早日加入民革。


 


198810月,在丰化溪口镇蒋母墓道(二排左三为胡理修,左二为作者)

我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父亲,慢慢长大了,懂事了,母亲和奶奶也把家里的事讲给我听,父亲去了台湾,不知是死是活,母亲既要照顾我们兄妹三人和爷爷、奶奶,每天还要为生活奔波,非常辛苦。1964年爷爷、奶奶相继去世,1969年大学毕业后的大哥被迫害致死,1973年,过度悲痛的母亲终于累倒,也因病永远离开我们。直到1979年,在对台宣传工作中,我才知道父亲还活着,在台湾任职。对台办的徐主任给了我父亲在台的地址,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给父亲写信,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他,盼望他的回信。几个月后,果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我万分激动,父亲讲了离家三十多年,思念家乡、亲人的苦衷,同时也讲了他在台湾又成了家,并有了两男一女……没想到当我与父亲通了两次信之后,就出了问题,父亲来信先是说身体不好,受一些事情的困扰,病体加重,后又要求我务必寄回他曾寄来过的信件和照片。说这是为解决问题作凭证。看过这封信很是不安,估计父亲在台湾出了什么事情。我与姐姐按照父亲的要求,尽快把他的信件和照片如数寄回台北。一年多过去了,突然一天接到父亲的来信,父亲竟然要和我断绝一切关系。经过我的堂姑(山医教授束怀符,后来曾担任省民革副主委)分析,此信系父亲台湾之妻所为;另外,此事与我做对台宣传工作有关系,台湾当局可能要找父亲的麻烦。后来,几经托人捎信,从未回音。胡理修主委安慰我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你父亲会回心转意的,你们总是他的亲骨肉嘛。”


198810月,胡理修、束曼侠、张淑媛在苏州狮子林合影。

    在胡老的帮助下,19869月,我终于成为一名民革党员,我从加入民革之日起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我的所作所为会影响我的组织,只能为组织争光,不能往组织脸上抹黑,不能辜负老前辈们对我的期望。198810月,省民革组织与浙江省民革就祖统工作进行经验交流,经市民革推荐,我和张淑媛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同时还参观了苏杭名胜、宁波港、溪口镇、蒋介石故居——丰镐房、蒋母墓道、妙高台等地,使我们大开眼界。这次活动,省民革主委张锡田、副主委胡理修和部分机关干部都参加了。一路上两位老领导同大家同吃同住,特别胡老这么大年龄了比年轻人精神都好,每到一处都给我们讲当地的历史事件。他非常关心大家的食宿,常问我们累不累,好好休息,注意安全等等。我那时已患类风湿,胡老让机关中的小郑、小何他们多照顾我,我万分感激。在一次休息时,胡老问我:“现在开会、学习还不爱发言吗?”(我在省民革举办的中青年学习班上不敢发言,胡老批评过我)我回答:“改了,但还不积极,我总觉得我比大家文化水平低,理解得差,总不敢讲。”胡老说:“要多学习,不断地锻炼自己,文化低不怕,自己可以自学嘛,你们都还年青,你看梁安民,他就很好嘛……”。胡老的教导我永远不忘,那次的活动给我留下了永久的美好记忆。我同胡老、张淑媛老师一起合影留念,我把这照片一直好好地珍藏。

还有一次,胡老叫我去他家,谈话间问到我的姑姑束怀符。他说:“你姑姑、姑父知名度都很高啊,我们省直的山医支部已发展束怀符加入民革,但还没填表,你带我去看看你姑姑好吗?”胡老家离山医很近,我们到了姑姑家,姑姑见胡主委亲自家访非常感动,他们谈了很多,胡主委的知识也很渊博。

胡老给我的印象还有很多,虽然胡老去了省民革,但他老人家一直关心我的成长。我觉得胡老为我们民革事业付出了很多,那么大年龄了还是不辞辛苦地工作,我们要牢记前辈的教导,向前辈们学习,为我们民革今后的发展努力工作。

 

(作者:原民革历城企业支部组织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