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10-01-13

 

(民革济南市委2010年)
 
  我市是中国东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80%以上,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信息化基地、实现我市工业强市的必经之路和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市部分企业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工作中,一方面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以制度创新保障技术创新。通过机制创新,带动管理创新。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的运行模式,盘活资产存量;通过流程再造,彻底摆脱落后的管理模式、观念、方式和手段,将企业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另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化设备装备企业,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创新,保持和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加快资源优化重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素质与市场竞争能力。
近期,我们针对我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进行了专项调研,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对制造业信息化的思想认识
  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应加强宣传报道,开辟专栏;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通过举办技术讲座、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制造业信息化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一方面为实施制造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企业,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接受“制造业信息化是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加速产品研发和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企业间联合和协作、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手段”等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培训,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灌输给企业,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观能动性,并使之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保障制造业信息化的有效实施。
 
 二、逐步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市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有关县区,建议成立制造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把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各级各部门之间要通力协作,构造一个高效的组织保障体系,按照制造业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促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各企业的主要领导应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开展信息化工作同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相结合,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千方百计加快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尽快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打造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实践证明,加强中介机构建设是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工作。我市应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加快由生产力促进中心牵头,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为技术支撑,各类服务中心共同参与构成的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培育和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诚信度好的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机构、培训机构和项目监理机构。为企业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的总体方案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软件配套、软件升级、系统集成、二次开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控制和人才培训等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它关系到我市制造业信息化的成败,也是制造业信息化“以人为本”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信息化工作要有信息化人才来支持,要通过建立规范化、长期化的培训制度,结合专题报告会、技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对企业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普及培训,使他们能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和规范,确保信息化正常运作。同时,要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指导和支持,以全面推动全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鼓励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我市社会化与网络化的新型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努力,要使中介服务体系由“政府组织、专家指导”过渡到“中介服务、市场运作”模式。
  四、广开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并确保落实到位
  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投入较高,回报更高的工程,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建议采取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和企业为主的方式,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和需求,规划和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除对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的重大项目进行支持外,建议市政府筹措设立制造业信息化专项发展基金。各有关县区政府也宜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匹配,扶持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示范体系的建设,创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各专业银行在科技开发贷款中,要计划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贷款,扶持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同时,要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民间资本参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积极性,注重通过政府的引导,更多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国家、地方和企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