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保持投资强劲势头 推动省会建设发展再上新水平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10-01-13
(民革济南市委2009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工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作为济南,就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大资金投入为手段,全力推动省会建设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当前形势
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还不牢固。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起伏不定;工业生产增速仍在低位运行,工业增加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重化工业比重高达76.6%,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培育发展不快;民间资本跟进相对迟缓;城乡、区县之间、产业和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重点企业经营困难。
二、面临的问题
“十五”以来到全运会之前,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8.9亿元,分别比杭州、南京、青岛、烟台少2677.3亿元、2461.2亿元、1790.9亿元和1797.8亿元。
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没有改观;在持续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压缩过剩产能和调整供给结构将挤压我市企业生存空间;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依然不足,表现在投资增长后劲不强。
三、对策建议
“调结构、转方式”只能用加法,不能用减法。实现各方面发展目标,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为此,我们建议:
1、保持投资强度,要处理好总量和质量的关系
总量不足的投入必然“束缚发展”,而不求质量的投入则是“盲目发展”。要集中投入办大事。把实现促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支撑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社会基础之上。不能在投资取向上找平衡、搞平均。要争取资金多办事。安排好国家新增投资项目在我市的实施,以现代产业体系、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支持。要多开“绿灯”快办事。政府要为促进大项目好项目顺利落地、开工、达产、见效开辟“绿色通道”;引导金融机构,对优质存量贷款做好续贷工作,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形势。
奖励机制方面,建议结合年度考评和干部任用,把是否主动帮助企业与上级部门对接,促进项目落地达产列入考核范围,解决政府部门业绩与企业发展状况“不挂钩”、“两张皮”问题。
2、保持投资强度,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城市综合体建设与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和第二产业发展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是解决资金如何用好用活、产生最大效益的关键。对城市综合体,不仅要本着整体布局完整、功能特色鲜明,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将城市中的生活空间多项组合在一起,更要在各部门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互为价值链的能动关系,把综合体开发作为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城改造提升的龙头。要统筹兼顾,合力促发展。建议对各园区重新进行功能定位,招商项目不再按招商引资者的属地落户,而是按照园区功能定位进行落户。对激励机制做出调整,比如,天桥区的济南化工产业园,如其他县区引来的项目放在这里,可由市里协调与天桥“税收分成”。这种做法在章丘已有经验。
3、保持投资强度,要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关系
当前我市在建项目中,既有本土企业参与,也有市外企业加入,基本实现了增量和存量共赢。但从工业经济发展看,我市工业发展慢,发展不充分,很大原因在于政府对本地企业扶持、保护力度不够。
要放大存量,培育龙头。对本地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或引进战略伙伴联手做大做强,或加快产业整合步伐,或以高新技术提升,激发其发展潜力。二机床、一机床及济南重工等在业内有一定实力和知名度,但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需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使之成为“龙头”。
要推进改制,促进企业发展。对国有企业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等问题,应积极推进改制,通过“联大靠强”加快发展。
4、保持投资强度,要处理好投资和环境的关系
去年上半年我市在建5亿元以上大项目27个,这些大项目从开工到预计竣工平均需要2年9个月,若加上平均18个月前期立项审批,工业大项目从立项到竣工投产平均需要4~5年。
建议:①精简前置审批环节。对一般工业项目,在项目确立和开工准备阶段,只保留发改委、建委、环保、规划、土地、消防等6个关键的法定前置审批环节,其他确需保留的改为后置审批。②由发改委牵头,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无偿代办服务机制。③建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机制。由市审批中心组织有关部门对竣工项目实行集中联合验收。
5、保持投资强度,要处理好投资和文化的关系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积蓄了“诚信、宽容”等积极的传统文化,但也具有典型的建立在自然经济之上的基本文化特征。如果传统思维和传统产业结构的固定投入太多,而不能适应新情况,就很难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分工负责大项目的引进和已有项目的升级,对当前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我们的投入才会有更大活力、更强效力,才能实现力量的最耐久、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