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员风采 >

别人裁员,我加薪——记民革济南市委会主委王伯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别人裁员,我加薪——记民革济南市委会主委王伯之
作者:倪秀珍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09-04-13

226 2008“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举行颁奖仪式,民革济南市委会主委、济南重工董事长王伯之等10名泉城经济界精英,从济南市市长张建国手中接过证书和奖杯。这是王伯之继去年被评为“中国工业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之后又一次获得殊荣。颁奖委员会对他做出如下评价:他提出“在朝阳领域做世界领先产品”,面对危机,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充分展现了企业家的智慧和力量。

“在朝阳领域做世界领先产品”,这对于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曾经负担沉重、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来说,何其难哉。

20007月,当王伯之接过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担子时,60%职工下岗,连续亏损多年,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和巨额养老保险,职工们对企业普遍缺乏信心,大部分设备闲置,人才流失严重。面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弊端,这位外表温和儒雅、言谈举止间散发着浓浓学者气息的新当家人,很快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立足市场大潮,以销售为龙头,带动企业全面复苏。

曾经是公司销售状元的王伯之利用国家政策和市场机遇,深入市场一线,奖掖和督促销售人员千方百计去开拓市场。4年时间,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原来不到10%达到了70%以上,由7个主要生产厂家的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完成工业总产值4.8亿元,实现利税840多万元。

脱硫磨用于治理热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顺应国家环保要求的火力发电必备设备,“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2004年底,重工专门成立开发部,集中全厂人力、财力、物力,进军脱硫市场。去年全国共上了不到70个脱硫项目,重工承担37个,金额超过1.3亿元。

不到10年的时间,王伯之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做成了行业的引领者,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提供了经验。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很多企业纷纷裁员降薪的情况下,公司仍然根据职代会上的承诺为职工增长了工资。也正是这一年,王伯之带领公司克服种种不利影响,公司全年累计完成外贸项目首次超过1000万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王伯之常说:用心去做复杂的事情,这很简单;用心去做简单的事情,很不简单。“每天用心多一点”,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是王伯之对自己的要求,或许这也是他成为2008“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的内在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