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济南市委2007年)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而电子信息产业是实现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动力和源泉。
一、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
1、信息产业发展良好。信息产业近年一直保持2-3倍于同期GDP增长。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拥有占地
2、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呈现电信、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电子信息产品流通业竞相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山大路科技商务区成为长江以北仅次于中关村的第二大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和交易额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同类商务区之首。
3、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产业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近几年我市信息产业保持了近30%的增速,但整体规模和实力仍然偏小,占GDP的比重仅为6. 3%,不及全国平均水平(7. 2%)。形成规模经济的龙头企业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龙头产品少。规模化生产能力不够,本地产品配套能力较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体系。嵌入式软件规模偏小,高层次人才和软件外包人才短缺,信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2、政府政策及资金投入分散,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由于政府对软件产业的引导性投入相对不足,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与其它副省级城市相继制定的优惠政策相比,我市专项资金相对较少,政策优势也不明显,难以有效吸引社会资金。虽然政府整体投入并不少,但大量的投资用在了各部门网络建设和设备采购上,而用于全市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
3、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信息产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信息地方立法方面目前还是空白,个别部门执法过严过细、服务收费高、服务效率低等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影响了外资进入。
4、信息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急需加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人才培养使用环境和创业环境有待改善。社会各界对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信息化知识普及力度不够。
三、对我市电子信息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软件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要保持和扩大优势地位,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和优秀人才的聚集。建议出台有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意见,设立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高级人才奖励和重点产业基地建设。
2、制定战略发展目标,确定分步实施方案。我市提出了“把齐鲁软件园建成国内最大的软件产业基地”的总目标,但这是不够的。要在做好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资源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总目标数字化,提出分步实施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要求,搞好战略实施的领导和控制,保证目标的如期实现。在具体做法上,要着力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建立健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支持重点软件产品的开发、健全孵化器功能、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队伍,逐步把齐鲁软件园建设成为软件生产加工基地、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成果转化基地和软件产品出口基地。利用我市公用信息平台现有设备和资源,建设统一的跨部门的公共信息平台,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建设、分散投资和信息孤岛等现象。
3、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的合作。自主创新不是封闭创新,特别是在以标准化、开放化为显著特征的计算机领域,自主创新更需要进行开放式的合作。从我国曙光超级计算机与英特尔、AMD、SUN等国际公司的合作来看,这种合作不仅没有限制,反而促进了创新工作。在济南要发展IT产业,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仅靠产学研合作也是不够的,政府和用户这两支重要的力量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实现“产、学、研、用、政”的大合作。齐鲁软件园要充分利用与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的友好姊妹园区关系、与微软、IBM等国外著名软件公司的良好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在合作中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大力引进与培养信息人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培养适用型信息人才。以信息产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大型软、硬件开发人才及国际化信息业商务人才,积极引进和整合教育资源,使我市信息业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引进能够搞好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或具有原创能力的关键人才,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特长又具有企业家素质的将才。
5、大力发展好电子信息产品流通市场。我市发展电子信息产品流通市场有着良好的基础,山大路科技街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但是规模还是比较小,建议将其周围附近区域整合建成综合的信息市场区,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进入。由单纯的电子信息产品流通市场扩展为融和电子信息、人才交流、会议展览、电子商务及各类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市场。使其不但有内资企业还有外资企业,不仅有低端产品还有高端产品。成为我市具有电子信息产品流通、会展中心、招商引资、引进人才、集聚整合社会资源等综合作用的窗口来带动我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