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济南市委2005年)
随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改制、重组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企业国有产权的交易行为增多。尤其是目前我市几大工业局的撤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更显重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据调研,我市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以下途径:①固定资产不收占用费或折旧费,或虚设占用费或折旧费。②固定资产随意转让、价值评估不实造成损失。③有的对外出租营业场地、库房等,租金随意,收入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④个人利用单位名义、信誉和资本及其他便利条件搞经营,经营中盈利归个人,亏损或包袱甩给单位。⑤在承包经营国有企业中,问题商品和欠资越积越多,各种待处理财产损失严重。⑥各单位之间的“三角债”造成大量死账、呆帐、糊涂账,也造成大量流动资产损失等等。造成前述国有资产流失我们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产权关系不顺,产权界定模糊,管理责任归属不清。二是国有资产投入与经营管理脱节。三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上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四是资产评估不足,制度约束不到位。
为防止因企业改制,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借鉴先进地区做法,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我市已成立国资委,应尽快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理顺各单位财产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监督机构的职责,做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经营与管理相统一,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防止流失。
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把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审批、资产定价和进入市场交易的三个关口。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打破市区行业限制,使国有产权交易在市场中公开进行,让市场来客观公开定价,防止私下交易和暗箱操作。二是加快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产权的交易行为。三是做好国有产权交易的基础性工作,抓紧建立国有产权交易的监测网络,对交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四是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加大对交易行为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的监督。
三、认真做好清产核资。要根据几大工业局的撤并,开展一次国有资产清查,摸清各单位及所属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真实情况,进行全面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等,并由此建立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报告制度。特别是国有资产分析和效益的监督考核,规范资产评估行为。
四、充分发挥企业国有资产作用,清理整顿,变无偿占用为有偿使用。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完善基础管理,利用微机系统建立固有资产管理账目。二是通过有关法规和财务制度规定,采取措施,防止国有资产的无偿使用和非法侵占。三是利用目标责任制形式,保证国有资产利用率提高,发挥效益和增值,对完不成指标的单位和法人,要受到行政和经济处罚。四是对已转变经营机制的企业,要制定严格措施和检查办法促使国有资产在承包期间做到合理、有效的维护、利用和更新,使之不受损失,不被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