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

关于缓解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关于缓解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的几点建议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09-05-26

 

(民革济南市委2004年)

 

    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影响职工队伍稳定、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多年来,市委、市府注重加强对再就业工作的领导,把工作重点由基本生活保障转到就业保障上来,并做了大量做卓有成效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扶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我市就业基本状况

    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尽管如此,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仍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式。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突出。据有关资料:2001年我市劳动力资源总数为420.2万人,从业人员353.1万人,登记失业4.08万人,失业率上升为3.8%。与此同时,再就业难度加大,再就业率持续走低。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其中部分在我市各城镇流动就业,再加上外省市流入我市各城镇的劳动人口约45万人。也就是说我市各城镇除安置城镇内劳动者就业外,还要承载45万人的外来就业者。企业拖欠下岗职工资金问题严重,部分下岗职工因企业兑现不了应有的补偿金而不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成为向市场并轨的重要障碍。

    二、目前我市再就业压力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步入法制轨道。在职工进入就业市场渠道、就业中介机构管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缺口。以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为对象的第三产业尚未充分挖掘。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忽略了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矛盾。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劳动就业的潜力大,但尚缺乏规范管理。我市部分非公有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管理不规范,政治意识淡薄,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矛盾十分突出。提高劳动者素质,尚未形成全社会合力。我市有些单位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工作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培训和使用脱节,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不一,导致再就业人员的实际就业能力、思想观念、市场适应性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等。

    三、对策与建议

    我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就业质量。目前,应以政府人事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有关社会团体为主开办劳动力市场,同时,加大对私营机构和个体经营的劳动力职介市场的监管督察力度,建立必要的失业登记、就业登记、信息采集发布和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等制度,规范各方行为。使我们在制定劳动就业政策时,情况明、线索清、信息准,使隐性失业显性化,把有限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和失业救济金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通过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行为,查处和打击招工用人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堵塞私招滥雇,提高就业质量。社会各界要加大转岗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岗位。在政策选择上,必须充分注意我市劳动力供给总量会长期供大于求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还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技术政策的选择上,既要注意采用高新技术,又要充分注意我市现阶段生产消费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多采用劳动密集的中间技术;在企业规模上,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开发潜力巨大且为民所需的社区经济,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在市场中找机会,在需求中找出路,自主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还要注意财政、货币、税收、投资、对外经济贸易等相关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的配合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就业的增加。

    3、尽快制定职工培训法规。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不仅决定于就业前所受的教育,而且也决定于就业后的培训。职工能否稳定现岗工作,能否在失业后尽快实现再就业,在岗期间的培训尤为重要。现在,我市职工教育培训在多数国企已是捉襟见肘,维持日常生产尚且力不从心,更无暇顾及职工培训,即使有心也无力。一些外企、私营企业的关注焦点是尽可能地压缩职工必要劳动,加大剩余劳动,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对职工的培训是有力而无心。为此,制定职工培训法规势在必行,以保证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要进一步通过立法和监督等手段,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遵守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处罚。通过开源节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并对社会保障金的建立和使用实施公开、透明的管理办法,定期向人大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使保障水平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要研究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提高与居民平均收入提高的关系,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与社会平均工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

    当前我市政治经济形势很好,处理好下岗职工就业压力、维护下岗失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对“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从根本上治理失业和减少困难职工,为发展经济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