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济南市委2004年)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奋斗目标。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全民学习为基础,以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为条件,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为主体,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
形成学习型城市,是“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社会迫切需要提高全体成员的素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反映。
一、必要性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指标之一,是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25至6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97年,明显低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998年的水平;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则更大。要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市民素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二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需要。实现信息化,是我市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人们如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就可能成为信息时代下的“功能性文盲”,我们的信息化进程就会受阻,要扫除这种“文盲”和“障碍”,只能依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三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人们在基本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以后,对文化生活、健康的需要就显得尤为迫切。东汉的王充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英国人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提高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力量在于知识,我们应创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条件,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二、几点建议
形成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人类进步的共同要求,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我们的学习型社会不可能自然形成,必须努力创建。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为根本,以适应我市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提高认识。提高全体市民,首先是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对创建学习型社会重要意义的认识,让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制定创建学习型社会行动的实施方案。目前我市情况,应选择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比较好的,如:市中、历下及章丘市先行试点,把创建学习型县(市)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作为试点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三、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形成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的基础和支撑。我市大、中专院校较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扩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我们认为:在大力发展和提高各类学校教育的同时,应以创建学习型城市要求,在结合点上作足做好这篇文章,以加强和发展学习型社会这一基本组织。
四、大力发展和改革成人教育。学校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的主体,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为此,目前应依据我市成人教育存在的缺口,成人院校及老年人大学较少且规模较小的特点,通过大力发展、深化改革、进行创新,使之在办学规模、体制、机制、模式上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求。
五、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立地方法规。鼓励并保障全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使其在法律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