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 >

关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辍学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双击滚屏)
关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辍学原因及对策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济南民革网 更新时间:2009-05-26

 

(李德强)

 

通过对山东省的菏泽、聊城等五个经济欠发达市农村初级中学辍学率的调研,发现辍学问题相当严重,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在被调查的12个乡镇中,普遍存在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有的乡镇极其严重:初中一年级辍学率已达15%,初中二年级辍学率达20%30%,初中三年级辍学率则高达40%以上;尤其是女中学生辍学现象相当严重,在一所有四个平行班的中学里仅有17名女生,平均每班不足5个女生;我们通过与乡镇基层教育干部的座谈,在通报了调查情况后,他们也一致认为调查基本反映了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个别乡镇教育干部还反映,他们乡镇的农村中学辍学现象更严重,初中三年级辍学率在5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60%

农村初中辍学严重,早有耳闻,但辍学率这么高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若不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初中辍学问题,实现“普九”就会名存实亡。

通过分析,造成农村中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贫困地区的教育愈发贫困。农村中学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促使有些教师不安心工作,有的乡镇教师工资只有二三百元,就这么点工资还不能按时足额发放,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一所不足50名教职工的学校,不到两年先后调走了13名骨干教师,其中有的被其他学校高薪聘请,有的则另谋出路。以这么微薄的收入支撑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已属不易,还侈谈什么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是政府行为,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把义务教育当成产业看待收税的做法是不对的,把本来属于政府的责任、义务转嫁到农民身上是不应该的,所谓“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提法是不妥当的。有些县区在生均经费政府一分也不投入的前提下,还要从学生上交的学杂费中收缴30%的所谓税收,真是不可思议。县区内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必要前提。现在有些县区领导为了显示政绩,不顾教育财政拮据,斥巨资兴建“明星学校”或“窗口学校”。这类学校的硬件建设通常优于港台或世界发达国家同类学校的水平,人为地扩大了城乡间教育的差距,制造教育的虚假繁荣,以此掩盖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贫困地区的教育愈发贫困。

二、学生厌学心理严重,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大有不可遏止之势。有人说:现在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学生一入学就被沉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压得抬不起头来,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一个八岁的孩子对他奶奶说:“退休多好,不考试,没作业,我真想退休。”这个孩子的话虽说天真、幼稚,但却道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教育究竟怎么了?我们的学校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调查发现有6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23%的学生厌学情绪极其严重。他们说“一进校门就头疼”,称学校是“文明监狱”。

三、在部分家长中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回潮。有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杂费,买不起课本,不得不辍学。这部分学生为数并不多,只占辍学学生总数的17%。“读书无用论”回潮才是导致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的直接原因。调查发现,有63%的学生家长认为上中学没什么用处才让孩子辍学的。有的说:“孩子能认字,能算帐就行了,学多了也没用”。有的说:“现在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不如让学生早退下来,家里也好有个帮手”。有的说:“有人大字不识一个,照样干大事,挣大钱。不如让孩子外出打工挣点钱,在外边闯荡闯荡”。农民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的倾向,认为让女孩子上中学不值得。

四、教育行政部门为应付各种形式的达标,无法正视现实,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学生辍学问题。教育厅有关处室向社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普通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1.4%,普通初中女学生辍学率为1.46%。各县市为了邀功请赏,掩耳盗铃,瞒报辍学生数量;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达标体系使有关教育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佯装不知。这种恶劣的把戏严重败坏了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导致农村中学辍学率严重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为了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义务教育政府办,切实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确保我省“普九”成果。据有关文件透露,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6个百分点,山东省则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2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少了1.14个百分点。若山东以总产值一万亿计算,2002年一年山东省的教育投入就少了100多亿。山东省的小学生均经费在全国占第24位,初中生均经费占第27位。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要切实解决教育欠帐过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宁肯牺牲一点速度,也一定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常言说:“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教育是长效性事业,在短时期内很难见到绩效,而是要通过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的。各级领导要有奉献精神,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功近利。要把有效的教育资金用到刀刃上,用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让自己辖区所有的学龄儿童都能获得益处。要鼓励、支持个人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这样既可以缓解教育经费的紧张,又可与国办学校展开公平竞争,是一件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好事。

二、积极履行农村初中的双重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升学率是需要的。在学校重视升学率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向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有失败的教师,没有失败的学生。学生的厌学情绪是失败的教育导致的结果。为此,必须提高教师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承担的教育责任。

三、加大义务教育法规宣传,抵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年限教育,这是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了的,必须确保儿童完整的接收九年义务教育。各级政府要通过减免学杂费,无偿提供课本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问题,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不因经济困难失学。要通过鲜活的实例,对农民做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自觉地抵制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同时学校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现在农村初中的教材基本是为了向高级中学输送人才服务的,这对大批升学无望的中学生确实并不适用。建议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编写适于当地需要的适用性教材,以使这部分学生毕业后掌握一二门适用技术。

四、建议中央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农村中学辍学率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以便摸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切实解决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现状。